ico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薯”成日记 > 贮藏加工 > 贮藏保鲜

马铃薯简单贮藏

日期:2024-04-26 11:12

2112马铃薯的不同贮藏方式.jpg

1.井窖 这是我国较普遍采用的一种贮藏方法,适宜在地下水位低,土质坚实的地方采用。可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管理方便的地方挖窖。先挖一直径0.7~1米,深约3~4米的窖筒,然后在筒壁下部两侧横向挖窖洞,高1.5~2米,宽1米,长3~4米,窖洞顶部呈半圆形。窖筒的深浅和窖洞的大小,应根据气候条件和贮藏量的多少而定。一般来讲,窖筒愈深,窖温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愈小,温湿度愈容易控制。窖洞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贮藏量的多少和薯块的堆放厚度,一般来讲,堆放厚度宜薄不宜厚,最厚不能超过窖容量的一半。

贮藏期间要注意检查和管理,入窖初期窖温较高,相对湿度大,可将窖口和通气孔全部打开。当窖温降到1℃左右时,只能在白天的中午通风。严寒期间要密封窖口和通气孔,防止薯块受冻。

2.窑洞窖  选择山坡或土丘的地方挖窖,先挖成高2~2.5米、宽1~1.5米,长6米左右的窑洞,然后在窑洞的两侧再挖窖洞贮藏薯块,窑洞和窖洞的顶部均为半圆形,窖洞的多少和大小根据贮藏量而定。

窑洞窖系在山坡或土丘上建成,因此洞顶很难建造通气孔,只能借洞口通风,冬季要堵塞洞口并加盖草帘,以免冷空气侵入,遭受冻害。这种窖的优点是造价低,贮藏量大,出入方便。缺点是通风透气性差,每个窖洞存放量不能过满。

3.非字形窑窖  造择地势高燥的地方建窖,窖沟的深浅视当地气候条件而定,一般有地上式和地下式两种。具体做法是,先根据贮藏量的需要挖成“非”字形的沟,然后用砖、石砌成窑洞,窑洞的大小和数量按贮藏量的多少而定。为了保持适宜的贮藏温度,窑洞的顶部要进行盖土,厚度1米左右。在冬季严寒,冻土层深厚的地方,要适当增加盖土的厚度这种窖的优点是坚固耐用,通气设备好,容量大,出入方便,便于检查,适于大量贮藏。适合规模较大的加工厂、农场和种薯繁殖场长期贮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