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薯”成日记 > 贮藏加工 > 加工增值

马铃薯渣能制白酒,出酒率高

日期:2022-01-07 10:06

在马铃薯淀粉加工的过程中,通常会留下大量的薯渣,有的将其作为为饲料喂猪或作为他用造成很大的浪费。实际上,用鲜薯加工淀粉后,得到的薯渣中淀粉的含量仍然很高,淀的结构疏松,有利于蒸煮糊化。所以,用马铃薯薯渣酿般出酒率较高,从而使这一产品得到充分利用。

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制浆蒸料加酒曲发酵蒸馏白酒。

2.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马铃薯渣要求新鲜、净、干燥。有霉变、夹杂多的薯渣因带有大量杂菌,会导致酒污染,还会给成品酒带来杂味,所以,对薯渣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另外,有黑斑病的鲜薯也应挑出来。酿酒前,将筛选好的马铃薯薯渣粉碎成末,储于清洁、干燥、通风的房屋内待用。

(2)制浆。在粉碎的马铃薯薯渣内加85~ 90的热水,搅拌均匀,至薯渣足水而产生流浆,薯渣与水的质量比为10: 70

(2) 蒸料。在甑桶内蒸熟薯渣,大气蒸80 分钟后,出甄加冷水,渣水质量比为100:(26-28)

(3) 加酒曲。按渣曲质量比100 : (5 ~ 6)的比例将蒸熟的薯渣与酒曲充分混合均匀。

(4) 发酵。池前料温为18- 19发酵周期为4天,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 32

(6)装甑。发酵结束后,取料出池,料温不得低于25 ~ 26 。利用簸箕将取出的料装甑桶,操作时要注意装甑要疏松,动作要轻快,上气要均匀,甑料不宜太厚且要平整,盖料要准确。

(7)蒸馏。装甑完毕后,插好馏酒管,盖上甑盖,盖内倒入水。甑桶蒸馏要做到缓气蒸馏,大气追尾。在蒸馏酒过程中,冷却水的温度大致控制如下酒头在30左右,酒身不超过30,酒尾温度较高,经摘酒后,蒸得的酒为大渣酒。

(8)二次发酵、蒸馏。把甑内料取出,摊晾在地上进行冷却。按上述数量加水、加曲,不配新料,池发酵4池料的温度及操作方法与前相同,这次蒸得的酒叫二渣酒。

(9)三次发酵、蒸馏。第二次蒸馏完毕,仍按前次操作,出料、摊晾、冷却、加水、加曲,池发酵4。这次蒸得的酒叫三渣酒。

在按上述步骤操作时,对装甑工序应注意:通常的装瓶方法有“见湿盖料”,指酒气上升至甄桶表层,酒湿时盖一层发的材料,避免跑气,但若掌握不好,容易压气“见气盖料”则是酒气上升至甑桶表层,在酒表层稍见白色雾状酒气时迅速准确地盖上一层发材料,此法不易压气,但易跑气。这两种操作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据自己装技术的熟练程度选择使用。此法酿酒的整个生产周期为12,原渣出酒率可达4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