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的的喀喀湖寻找马铃薯
日期:2021-11-23 14:52
假如能穿越时空,回到800年前的南美洲,千奇百怪的马铃薯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不是所有的土豆都长成让你一眼认出的样子。
过去,考古学家们在南美洲发现了若干座公元前6000~12000年的人类村落遗址,据此考证,至少在1.4万年以前,在南美洲就生长有野生马铃薯,而种植马铃薯则可追溯到8000年以前。那时,居住在安第斯山脉的南美印第安人——印加人开始了马铃薯的驯化工作。当时的野生马铃薯品种丰富,外观多样,有的是蓝色,有的是粉红色,有的是黄色,有的是橘色,有的“皮肤”光滑如婴儿肌肤,也有的外皮粗糙呈黄褐色,像常年劳作老年人的手掌皮肤。由于安第斯山脉不同区域的局部气候有所不同,这些马铃薯的生长期、生活习性以及代谢特征都出现了明显的差异:生长期有短的,也有长的;有耐旱的,也有喜水的;有富含淀粉适合煮着吃炖着吃的,也有清脆如水果适合做土豆丝儿土豆片儿的。据科学家估计,那时的安第斯山脉大约有3000多个马铃薯品种。
考古学家认为,马铃薯的起源地以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的的喀喀湖盆地为中心区,并沿安第斯山麓向外辐射,今天南美洲的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智利等国,都可以称为广义上的马铃薯故乡。的的喀喀湖也因此成为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发源地之一,印第安人把它称为“圣湖”。迄今,在这个地区还有200多个古代印第安人驯化的马铃薯品种,同样,在中美洲墨西哥等地,甚至在马铃薯进入欧洲的落脚地英国西南部,也分布着很多野生的马铃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