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马铃薯根部和地下块茎。根部受害后在根上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肿瘤,初为乳黄色,近球形至葫芦形,后发展成形状各异的肿根,剖开后可见乳白色梨形状根结线虫雌虫。块茎受害后,表皮层形成多个大小不一的肿瘤状突起,剖开后可见乳白色梨形根结线虫雌虫。马铃薯受害后,地上植株部分表现为生长不良,叶片着生斑点或黄化,叶丛萎蔫,严重时地上部分死亡。
2.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①目前选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策略。②选用无病种薯。不要将病薯作为饲料,以防通过牲畜消化道进入人粪便传播。③前茬收获仔细清除植株、残根,深翻土壤,减少病源。
(2)化学防治。可选用20%呋虫胺可溶剂500倍液灌根处理,减轻根结线虫的发生;也可选用10%的噻唑膦颗粒剂500克与10~15千克细土混合均匀撒施,盖土,浇水至土湿润即可,另外,10.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处理块茎防效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