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育单位: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10-39xNS40-37
审定情况:2008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株型半直立,株高67cm左右,茎微紫绿色,叶绿色,花冠白色。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单株结薯数5.8个,大中薯率83.9%,结薯集中,薯块休眠期长,耐贮性好。
干物质含量20%,淀粉含量14.24%,蛋白质含量2.06%,还原糖含量0.16%,维生素C含量较高,每100g鲜薯维生素C含量为17.5mg。高抗晚疫病,抗马铃薯花叶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食味好,可作米粉加工。
产量表现:平均亩产量为2070kg。
栽培要点: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等、没有茄科类作物连作的田块种植。选用50g左右的优质整薯播种,自然见芽 或用一定配比的赤霉素处理露芽后种植。实行垄作,每亩种植3500~4000株,施农家肥1500~2000kg,复合肥30kg、普钙30kg、尿素8kg作基肥。第一次锄草过程中,每亩追施尿素10kg,中耕锄草培土2、3次。及时防治病、虫、鼠害,并适时收获。
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怒江、迪庆、大理、保山、德宏、昭通、曲靖、文山、红河等州(市)以及四川凉山州、贵州贵阳市等地种植,尤其适宜在云南省南部地区作冬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