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推动俄罗斯成为世界强国的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据史料记载,彼得大帝在游历欧洲时被美丽的马铃薯花所吸引,于是花重金买下一袋马铃薯块茎带回自己的花园种植,在他的推广带动下,马铃薯成功入驻俄罗斯。
18世纪60年代,俄罗斯一些地方发生饥荒,当时医疗管理事务机关——医学委员会向政府倡议,认为马铃薯种植适应性强、产量大,种植马铃薯是解决饥荒的最有效手段。1765年初,俄罗斯枢密院在全国发布了强推马铃薯种植的第一道法令,开始向爱尔兰采购马铃薯并分发。随后,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一世根据国家财产部的建议,命令在多个省份按照公有种植方式设立马铃薯育种区。然而,这道命令的实施并不顺利,公有制种植方式迅速引起了农民的怀疑,他们认为这道法令的目的是要把他们从有田的农民变成农奴,加上之前和政府的积怨,叶卡捷林堡、皮尔姆、喀山和诺夫戈罗德等省陆续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铃薯暴动”。但马铃薯很快证明了自己是个高产、营养、又不择地力的天赐食物,得到实惠的农民也就此接受了马铃薯这一奇特的外来物种了,甚至后来有人把马铃薯炖牛肉看作是俄罗斯人幸福生活的象征。
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前的150多年里,马铃薯种植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中部地区。十月革命后,苏联十分重视马铃薯事业的发展,革命成功初期就在莫斯科附近建立了马铃薯实验站,后改组为马铃薯栽培科学研究所。1925年,苏联考察队来到南美洲,获得了大量原始资源,回国后开展品种选育工作。1932年,为进一步改善马铃薯种植特性,苏联在北极建立了北极区实验站,成功培育出高度抗寒性马铃薯品种“伊曼德拉”等,这使马铃薯种植得以推广到卡列里、科雷马、勘察加等高寒区域,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近1000 平方公里。苏联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50万公顷,比沙皇时代多150万公顷,位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