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薯”成日记 > 生产栽培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日期:2021-11-25 14:25

9.png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是20世纪90年代推广的新技术,一般可增产20%~50%,大中薯率提高10%~20%,并可提早上市,调节淡季蔬菜供应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地膜覆盖增产的原因,主要是提高了土壤温度,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保证了马铃薯苗全、苗壮、苗早,促进了植株生长,提早形成健壮的同化器官,为块茎膨大生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选地和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力较高、水分充足、杂草少的地块,实行3年轮作。在施足基肥基础上进行耕翻碎土耙耱平整,早春顶凌耙耱保墒,精细整地。底墒不足地块,有灌溉条件的要灌水造墒,没有灌水条件的耙耱保墒后应及早覆盖地膜。

2)施足基肥。地膜覆盖后生育期间不易追肥,必须在覆盖地膜前结合整地把有机肥和化肥一次性施人土中。每公顷施入30~45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混合300千克磷酸二铵作为基肥或种肥施用。

3)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脱毒种薯。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早熟增产效果,一般可提早6~10天成熟。因此,作为秋薯收获栽培时,要选用比露地栽培生育期长的品种,才能发挥地膜覆盖的增产作用;但作为早熟早收栽培时应选用结薯早、块茎前期膨大快、产量高、大中薯率高的优良早熟品种。

带病种薯在覆膜栽培条件下,极易造成种薯腐烂,影响出苗。因此,要选用优质脱毒种薯,播前20天左右催芽晒种。

4)覆膜与除草

①覆膜方式。覆膜方式有平作覆膜和垄作覆膜两种。

平作覆膜多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距65~70厘米,窄行距30~35厘米。选用膜宽70~80厘米的地膜顺行覆在窄行上,一膜覆盖2行。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操作方便,保墒防旱抗风效果好,膜下水分分布均匀。缺点是膜面易积水形成淤泥,影响地温升高。

垄作覆膜须先起好垄,垄高10~15厘米,垄底宽50~75 厘米,垄背呈龟背状,垄上种2行,选用80~90厘米宽的地膜覆盖双行。垄作覆膜的优点是受光面大,增温效果好,而且地膜容易拉紧拉平,覆膜质量好,土地也比平作覆膜的疏松。缺点是如果土壤墒情不足时,膜下中心区易出现“旱区”,影响马铃薯的生长。

②覆膜时间。覆膜时间有播前覆膜和播后覆膜两种。播前覆膜即在播前10天左右,在整地作业完成后应立即盖膜,防止水分蒸发。播种时再打孔播种。其好处是省去了破膜放苗的工序,也不会因为破膜放苗不及时,发生膜下苗子被高温灼死的现象。但播前覆膜的地膜利用率低,在出苗之前的提温保墒作用没有播后覆膜的好。播后覆膜一般是播种后立即在播种行上覆膜。优点是播种的同时覆膜,操作方便,省时省工也便于机械作业,并且出苗期保水增温效果明显,能做到早出苗、出全苗、出壮苗。一般可比播前覆膜早出苗2~5天。缺点是幼苗出土后,放苗时间短促,容易出现“烧苗”现象,且破膜放苗费工费时。

③覆膜方法。覆膜方法分为人工覆膜和机械覆膜两种。人工覆膜最好3人操作,1人展膜铺膜,2人在覆膜行的两边用土压膜。覆膜时膜要展平,松紧适中,与地面紧贴,膜的两边要压实,力求达到“紧、平、直、严、牢”的质量标准,壤土更需要固严地膜。

机械覆膜时,播种覆膜连续作业,行进速度要均匀一致,走向要直,将膜展匀,松紧适中,不出皱折,同时膜边压土要严实,要使膜留出足够的采光面,充分受光。

无论采取哪种覆盖方式,都应将膜拉紧铺平铺展,紧贴地面,膜边入土10厘米左右,用土压实。膜上每隔1.5~2米压一条土带,防止大风吹起地膜。覆膜7~10天,待地温升高后,便可播种。

④化学除草。选用透明无色地膜,容易滋生杂草,又因地膜覆盖不能中耕除草,常会造成杂草丛生,甚至顶破地膜,降低地膜的增产效果。因此在精细整地的基础上,覆膜前最好喷施除草剂。常用除草剂有:48%拉索乳油(甲草胺),覆膜前每公顷用1.5~2.25千克,对水750~1050升;25%灭草净,每公顷用量3~3.75千克,对水750~1050升。

5)播种

播期以出苗时不受霜冻为宜。一般比当地露地栽培提前10天左右。在每条膜上播2行。按照计划好的行株距用打孔器交错打孔点籽,孔径8~10厘米,孔深10~12厘米,把土取出放在孔边,然后播种。播后再用原穴挖出的湿土将播种孔连同地膜一齐压严,并使地面平整洁净。播种时可1人打孔,1人播种,1人覆土。如果先播种后覆膜,播种技术完全与露地栽培相同。如果土壤墒情不足,播种时应在播种孔内浇水0.5升左右。

6)田间管理

①及时破膜放苗。在先播种后覆膜的地块上,当苗出土时要及时破膜放苗,否则幼苗紧贴地膜高温层易被灼死。放苗时间以上午8~10时,下午4时至傍晚为好。放苗时可用一小刀在播穴上方对准苗划“十”字口,划口不宜太大,以放出苗为度,划好后将膜下小苗细心扒出,然后在放苗部位把破口四周的膜展开,并用土封严。在先覆膜后播种的地块上,若因幼苗弯曲生长而顶到地膜上,亦应及时将苗放出,以免烧苗。

②防风护膜。播后要经常到田间检查,发现地膜破损要立即用土压严,防止大风揭膜。

③查苗补苗。在缺苗处及时补苗,可在临近多株苗的穴中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带根掰下,在缺苗处坐水补栽。

④浇水追肥。如果是足墒覆膜,由于地膜的保水作用,出苗后一个多月不会缺水,如果播后久旱不雨,有灌水条件的可在宽行间开沟灌水。在施足基肥和种肥的情况下,生育期间一般不再追肥。如果基肥、种肥不足,在开花后可以用0.2%~0.4%磷酸二氢钾或磷酸二氢铵进行叶面喷施。如果植株生长过旺,可用0.1%矮壮素进行叶面喷施,以控制植株旺长,促进块茎的生长。

⑤中耕除草。生育期间在宽行间中耕除草培土,以达到疏松土壤,保墒、灭草。

⑥揭膜。马铃薯进入开花期后行间开始封垄郁闭,此时也正值多雨高温季节,马铃薯块茎进入迅速膨大阶段,要求凉爽的条件,地膜覆盖不仅对马铃薯块茎生长不利,而且影响浇水和除草。因此,应在马铃薯开花期揭去地膜或划破地膜,但注意不要伤害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