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薯”成日记 > 生产栽培

食品加工原料薯的栽培

日期:2021-11-25 14:27

我国马铃薯食品加工业起步较晚,主要的食品加工产品有马铃薯油炸薯片、油炸薯条、全粉和脱水制品等,食品加工原料薯的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通气、适于灌排水、微酸性、肥力中等以上的沙壤土,实行3年以上轮作。前作以小麦、玉米茬为宜,避免与番茄、茄子、辣椒、烟草等作物连茬,也不应与地下害虫严重的作物连茬。

2)施足基肥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公顷施肥量视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而定。一般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50000千克以上,尿素150千克,磷酸二铵300千克,氯化钾或硫酸钾375千克,硫酸锌30千克,硼酸7.5千克,硫酸镁30千克,或用马铃薯专用肥900千克左右,施肥同时可拌施杀虫剂。

3)选择适合品种和优质脱毒种薯目前我国自主育成推广的适合加工薯片和薯条的品种还很少,生产上作为薯片加工原料种植的品种主要是引自美国的大西洋,作为薯条加工原料种植的品种主要是引自加拿大的夏坡蒂。播前种薯选择尤为重要选择脱毒的未感染任何病毒病、晚疫病和其他真菌细菌病害、未受冻和其他损伤的块茎做种,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基础。由于大西洋和夏坡蒂退化快,因此应选择脱毒原种或一级种进行播种。大面积种植时,为了确保种薯质量,最好在调运种薯的前1年生长季节到种薯繁殖田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再调种。

4)播前种薯催芽和切块播前进行种薯催芽有利于迅速打破休眠,促进播后早出苗,出苗整齐,生长一致,早结薯,早成熟,获得高产。催芽还有利于淘汰感病薯块。具体方法是在播前4~5周将种薯从冷藏窖中取出,平铺2~3层,于室温(18℃~20℃)黑暗下催芽。幼芽长出5~7毫米后,逐渐暴露在散射光下壮芽,使芽变得有韧性,这样可避免在切种和播种过程中损伤芽。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使薯块均匀受热见光。

为了节约种薯和使块茎迅速通过休眠,促使出苗整齐一致,播前1~2天进行切块。切块时采用纵切或斜切的方法,以充分利用顶端优势。切块大小以30~50克为好。每公顷用种量2250~3750千克。切块过程中要严格注意切刀消毒,可用0.3%高锰酸钾液消毒。切好的种块应马上拌种以防止病菌侵染。种薯、滑石粉与甲基托布津可按1000︰20︰0.6的比例进行拌种。在春旱春寒严重的地区,应采用30~50克的幼健小整薯播种。

5)播种适期播种是获得优质高产加工原料薯的重要措施之一。播期过早,因地温低影响出苗速度,若播前种薯已萌芽,还会形成芽薯而影响出苗,造成田间缺苗断垄,而且也易感染病菌。相反,播种过晚,会因生育期不足而影响成熟度,从而降低加工品质和产量。一般在10厘米土层温度稳定在10℃~12℃进行播种为宜。于5月上旬播种完毕较好。

密度是控制加工原料薯大小的有效措施。合理的密度可以大大提高加工用原料薯的商品率。每公顷播种密度,炸片品种大西洋以72000~75000株为宜,炸条品种夏坡蒂以57000株为宜。行距视播种机具而定,采用70厘米、80厘米和90厘米均可。株距则根据品种的播种密度和行距而定。

6)加强田间管理。①早中耕培土。加工品种大西洋和夏坡蒂结薯均较早较浅,为了减少薯块露出地面造成绿薯,应早进行中耕培土。一般当田间齐苗后就要进行第一次培土,培土厚4~5厘米,苗高25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培土厚5~6厘米,使最终垄高(种薯上面至垄顶)达25厘米左右。②合理施肥。稳定地供给马铃薯生长期间所需要的养分是保证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高商品薯率)的重要措施。

氮素对马铃薯茎叶生长和块茎的形成和膨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适量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但过量施用氮肥,会引起植株徒长,造成生长中心转移晚,块茎形成和发育延迟,从而易产生小薯、畸形薯和裂薯,干物质含量降低,抗病性减弱,严重影响加工品质。

充足的磷素供应可增强植株的抗病性,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合成,对马铃薯茎叶生长和块茎形成、淀粉积累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增强植株的抗旱和抗寒能力,从而提高块茎产量和改善块茎品质。

钾对马铃薯的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适当多施钾肥可以提高淀粉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减少薯肉变黑和空心,增强马铃薯的抗病性。

③合理灌溉。加工品种大西洋和夏坡蒂对水分要求比较多。生育期间如遇干旱,不仅影响产量,还会影响商品薯率的提高。因此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要注意水分的调控,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80%之间,特别是块茎形成至块茎增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度在田间持水量的75%~85%。

7)及时防治晚疫病。加工品种大西洋和夏坡蒂易感晚疫病,在北方马铃薯开花期间正是雨水多的时期,易引起晚疫病大流行。因此,从7月中旬起就要及时喷药进行预防。

8)适时收获。适时收获既可以降低块茎中的还原糖含量,又可减少收获过程中的机械擦伤,还可减少病虫害侵染块茎的机会。正常情况下,马铃薯茎叶落黄,块茎停止膨大,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大值,即为适宜的收获期。收获前7~10天将植株地上部茎叶割去或杀死,使薯块表皮充分老化。这样可使收获过程中的擦伤大大降低,机械收获时尤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