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马铃薯生长期缺素症的表现

2021-12-24 14:53

2387马铃薯生长期矿物质营养缺乏症的表现.jpg

马铃薯在生长期内所需矿物质元素有十几种,如氮、磷、钾、钙、镁、硫、锌、铁、锰、硼等,这些矿物质元素在马铃薯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或大量缺乏任何一种所需矿物质都会引起缺素症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产量。

1.缺氮 氮素是比较容易缺乏的元素,在低温多雨的年份,特别是缺乏有机质的沙土或酸性过强的土壤中往往容易发生缺氮现象。

氮素不足,植株生长缓慢、矮小叶片首先从植株基部开始呈淡绿或黄绿色并逐渐向植株顶部扩展叶片变小、变薄,趋向直立每片小叶首先从叶缘褪绿变黄并逐渐向叶中央发展。严重缺氮时到生长后期,植株基部的老叶全部失去叶绿素变为淡黄色和白黄色,最后脱落,只留顶部很少的小绿色叶片。

为防止缺氮要根据土壤肥情和生育期的需要合理施用氮肥。

2.缺磷 磷肥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体内各种物质的转化,提高块茎干物质和淀粉的积累作用还能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植株的抗旱、抗寒能力。缺磷主要在土壤中发生主要表现在种植在该土壤的植株上。

缺磷症状初期比较明显,植株生长缓慢、矮小、细弱、僵立,缺乏弹性、分枝减少叶片和叶柄均向上竖立,叶片变小细长叶缘向上卷曲叶色暗绿而无光泽严重时植株基部小叶的叶尖首先褪绿变褐并逐渐向全叶发展,最后,叶片枯萎脱落。症状从植株基部开始发生逐步发展到全植株。缺磷还会使根系和匍匐茎数量减少,有时块茎内部发生锈褐色创痕。为了防止缺磷引起的马铃薯减产,在马铃薯播种的同时要施氮磷速效复合肥,尤其在酸性土壤、黏重土和沙性土壤上播种马铃薯时,更应注重磷肥的补充。

3.缺钾  钾肥在马铃薯植株体内主要起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缺钾现象常易出现在沙质土壤和泥炭种植的马铃薯上。

钾不足时植株生长缓慢甚至完全停顿,节间变短植株呈丛生状小叶叶尖萎缩,叶片向下卷曲叶表粗糙,叶脉下陷,叶尖及叶缘由绿变为暗绿,随后变黄最后发展至全叶呈古铜色。叶片暗绿色是缺钾的典型症状,症状从植株的基部叶片开始向上部发展当下层叶片干枯,而顶部和新叶仍呈正常生长状态。缺钾还会造成根系发育不良,匍匐茎缩短块茎变小内部呈灰色,淀粉含量降低。

我国北方地区土壤缺钾不严重南方地区缺钾较普遍。如果出现缺钾症状,可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液,每隔5~6天喷1直至缺钾现象消失。

4.缺镁  镁是叶绿的构成元素之一与同化作用密切相关,作为酶的活化剂,参与多种生理活动。缺镁般常在酸性和沙质土壤中发生钾肥过多会抑制镁的吸收,从而引起缺镁。缺镁时,由于叶绿素不能合成,从植株基部小叶边缘开始由绿变黄,然后叶脉间的叶肉进一步黄化,而叶脉还残留绿色。缺镁严重时叶色由黄变褐,叶片变厚变脆而向上卷曲,最后病叶枯萎脱落病症从基部向上逐步发展。

缺镁症和缺钾症很相似,在田间很难区分,主要的不同点是缺钾叶片向下卷曲缺镁叶片向上卷曲。

在缺的土壤中多施镁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田间发现缺镁症状时,可以叶面喷施1%~2%硫酸镁溶液每隔5~7天喷施1直到缺镁症状消失。

马铃薯除感染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外,还有一些非病源性的生理病害发生也很普遍,其危害和造成的损失有时也十分严重。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了解这些病害并避免其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