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悦享艺“薯” > 文化与典故 > 地域文化 > 正文

大西北,土豆有多美?

2021-10-28 11:00

在最西北的新疆,澄黄澄黄的土豆因为一道大盘鸡红遍全国。

地道食客都知道,新疆大盘鸡,一吃面,二吃土豆。肉汁吸满的土豆,比鸡肉还鲜美。在新疆,当然不止大盘鸡。羊肉配皮牙子(洋葱),再与土豆青红椒一起炒,那就是非常家常的哈萨克土豆片。

出了新疆,来到宁夏。这里凉冷干燥,疏松的沙质土最适合土豆生长。这里的土豆淀粉含量高,与沙葱拌在一起,就是美味。叫人更印象深刻的是羊肝拌土豆泥。熟羊肝切碎加在土豆泥上,浇上一勺辣油,羊肝绵密,土豆泥绵软,入口是两种不同的粘牙,彼此能产生一种奇妙的呼应,丝毫不膻。

从宁夏再到长长长长的甘肃,土豆就有了“八般变化”。最家常的土豆味道,莫过于一碗“洋芋颗颗”臊子面、一道东乡土豆片、一份马三土豆片……东乡土豆片,做法简单却地道,炸好的厚土豆片,加上青红椒与洋葱齐炒,再调入特制料汁,软糯与焦香并存,十分下饭,早已从甘肃中南部的东乡县出发,走上甘肃各地人的桌头。

不过要说甘肃的土豆,那还得看兰州再往南的定西。当地有句笑谈,定西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甚至可以说,甘肃人就是吃着定西的土豆长大的。定西六县,县县有一手土豆绝活,临洮的土豆粉远近闻名,而在青藏高原边缘上的岷县,洋芋甚至能拿来做“凉皮”。

这道洋芋酿皮,就是拿洋芋擦丝磨成粉挤干水分,再摊成饼蒸熟,最后炒着吃,口感软糯中带着韧劲,菜籽油香配着洋芋淀粉独到的口感,能吃出一丝肉味。它更是当地夜市的开盘好戏:将切成长条的洋芋酿皮,撒上盐与辣椒面,来一曲“孜然炉火”,就是烧烤摊上最下酒的好菜。

再往南走,到了最不甘肃的陇南武都,洋芋就变得温软起来。质地厚实的高原洋芋,上锅蒸熟去皮,就按在木槽里砸成洋芋搅团,口感比起软趴趴的土豆泥,要柔韧劲道得多。它的调味就更加多元了,腌韭菜蒜苗,再浇香醋辣子,酸辣可口,是最普遍的吃法;如果来勺清香的浆水,就会变成夏天的一道清凉小吃。

靠近陕西的甘肃天水人,则擅长 “化淀粉为神奇”,将土豆淀粉放开水在锅中,搅拌至半透明出锅放凉,切块凉拌,口感绵软,就是洋芋凉粉(又叫做ranran)。陕西人吃洋芋,叫法也类似。陕南地区汉中的洋芋夹夹,用土豆丝裹上面油炸,口感酥脆;陕北地区的洋芋叉叉,则将土豆擦成粗丝,然后将面粉均匀洒在上面,反复揉搓,使面粉与土豆条紧密结合,再上锅蒸熟。洋芋的滋味各有千秋,这一个个叠词,里边都是人们对洋芋的爱。

编辑:董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