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富民“薯”业 > 专业协会、学会 > 正文

惠东马铃薯之乡的新突围

2022-01-13 09:08

2494惠东马铃薯之乡的新突围.jpg

想方设法把马铃薯卖出去,成为农户黄春华最近的心头大事,他说:“在我们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靠土豆生活”。黄春华是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人,他跟不少农户一样,时常来当地收购大户黄益祥家串门,打听最新收购价。

黄益祥今年67岁,是惠东县马铃薯协会副会长,冬种马铃薯产业带头人,50余年间几乎天天与马铃薯打交道;其儿子黄春林现创办了农业公司,主要收购马铃薯;惠东县电子商务服务点就设在他们家附近。

惠东,中国冬种马铃薯之乡,这里的马铃薯获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从不愁卖的惠东马铃薯,1月份寒潮导致严重减产,疫情让原本占总产量20%的出口订单几乎清零,又加上在国内上市时间推迟,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今年惠东马铃薯仅售出1/3,滞销总量达8万吨,涉及近2万农户。

寨头村的田垄上,如巴掌般大的,如小拳头般大的,不同大小的马铃薯正准备装箱发货。该品种叫“荷兰土豆”,原名为“费乌瑞它”,从荷兰引进。

黄益祥告诉记者,“1986年左右,广东省农科院往平海镇拉来一节火车皮荷兰土豆种子,大约600吨,当时十几二十来家农户领了种子试着种植,他成为首批种植户。得益于适宜的气候与土壤,荷兰土豆在平海镇长势良好,很快就被推广开;且适合冬种,与其他地区马铃薯种植,形成季节差。”  

随后,荷兰土豆种植区域已从平海镇扩大至全县,涌现出了铁涌、平海和稔山3个冬种马铃薯专业镇,成为“中国冬种马铃薯之乡”。在这些镇,十户人家有九户种马铃薯,家庭收入全靠它;不少村民因为种植马铃薯而买房买车,当地流行将洋房称为“马铃薯房”,把小轿车称为“马铃薯车”。

2018年,惠东县设立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马铃薯专家工作站”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示范合作基地”,为该县冬种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近年来,马铃薯品种经过反复的试种和选育,筛选出粤薯1号、陇薯7号、陇薯19号。这些品种果实块头大,外观规整。黄益祥看着摆在茶几上的良种,就像看小宝贝一样,喜不自禁。他自称:“我是一个喜欢种土豆的人。”

3月11日,惠东县农业农村局向京东发函,希望京东利用营销、物流等优势支持惠东农产品销售。收到信息后,京东旗下几大业务版块迅速行动起来。

农产品在网上销售一点也不简单,前端要有高效的营销和运营,背后要有足够稳定的供应链来保证品质和服务。惠东马铃薯以往主要是线下销往各地批发市场,少有电商经验,这让双方的对接增加了难度。

寨头村的马铃薯田里,主播正在卖力带货,包括讲解马铃薯的收获过程,桌子上还摆放着烹饪好的酸辣土豆丝。

据统计,过去一周内,惠东马铃薯在京喜电商、京喜拼拼、京东物流的助力下卖出超15万斤。不止于此,京喜电商将持续加码线上资源,包括邀请视频号大V担当“京喜电商兴农合伙人”进行直播带货,并从技术扶持、包销采购等方面强力助销。

黄益祥对这些新变化看在眼里,他一直盼着马铃薯早点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