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脱毒材料选择
茎尖组织培养的目的是脱掉病毒,而脱毒效果与材料的选择关系很大。实践证明,同一品种个体之间在产量上或病毒感染程度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进行组织培养之前,应于生育期选择具有该品种典型性状、生长健壮的单株,结合产量情况和病毒检测,选择高产、病少的单株作为茎尖脱毒的基础材料,以提高脱毒效果。
(2)茎尖组织培养过程
第一步:取材和消毒。剥取茎尖可用植株分枝或腋芽,但大多采用块茎发出的嫩芽。经过催芽处理的块茎在温室内播种,待幼芽长至4~5cm,幼叶未展开时,剪取上段2cm长的茎尖,剥去外面叶片,放入烧杯,用纱布封口,在自来水下冲洗30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严格的消毒。消毒方法是先用75%酒精浸15s,无菌水洗2次;再用5%次氯酸钙浸泡15~2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放在灭过菌的培养皿中待用。
第二步:茎尖剥离和接种。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消毒好的芽置于340倍解剖镜下,用解剖针小心地剥除顶芽的小叶片,直到露出光滑的生长锥后,用解剖针切取0.1~0.3mm带1~2个叶原基的茎尖生长点,迅速接种到预先做好的培养基上。培养基一般采用MS配方,同时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接种前要经过高压灭菌。茎尖剥离和接种所用一切器具均应进行严格的消毒。
第三步:茎尖培养。把生长点放入培养基后应置于培养室内,培养温度20℃~25℃,光照强度2000~3000勒克斯,光照时间16小时/天。条件适宜的情况下,30~40天后即可看到伸长的小茎,叶原基形成可见的小叶,此时及时将其转入无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2—3个月后即能发育成3~4个叶片的小苗。待小苗长到4~5节时,即可单节切段进行快繁,以备病毒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