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艺流程
配料→打芡→和面→粉条机清理→预热碎→开机投料→漏粉→鼓风散热→粉条剪切→冷却→揉搓散条→干燥→包装入库。
2.操作要点
(1)原料要求。
用于粉条加工的淀粉要求色泽鲜而白,无泥沙、无细渣和其他杂质,无霉变、无异味。
(2)挤压式粉条添加剂配方。
提倡使用无明矾配料,根据淀粉纯净度、黏度可适当加入以下食用配料:食用碱0.05%~0.1%,可中和淀粉的酸性,中性条件有利于粉条老化;在和面时按干淀粉质量加入0.8%~10%的食盐,使粉条在干燥后自然吸潮,保持定的韧性;加入天然增筋剂,如0.15%~0.20%的瓜尔胶或0.2%~0.5%的魔芋精粉,为了便于开粉,再加0.5%~0.8%的食用油(花生油、豆油或棕桐油等)。
(3)打芡。
制粉条和面时,需要提前用少量淀粉、添加剂和热水制成站度很高的流体胶状淀粉糊。制取淀粉面团所用淀粉稀糊的过程被称为打芡。打芡方法有手丁打芡和机械打芡。打芡的基本程序是先取少量淀粉调成乳,并加入添加剂,加开水边冲边搅,熟化为止。
①如果是干淀粉,将干淀粉加入温水调成淀粉乳,加水量为淀粉的1倍左右;如果是湿淀粉,加水量为淀粉的50%,水温以55℃~60℃为宜。在调淀粉乳时,将明矾提前研细,用开水化开,晾至60℃时再加入制芡所需的淀粉。调淀粉乳的目的是让制芡的淀粉颗粒提前吸水散开,为均匀制芡打好基础。
②加开水糊化。实际操作时,加水量应包括调粉乳时的用水,也就是在加开水时,应减去调粉乳的用水量。人工制芡时,一人执干净木棒,在盛有上述调好的淀粉乳的容器里,不停地朝同一方向搅动,另一人持盆或桶从沸水锅里起水,迅速倒入容器内,直到加水量达到要求为止。搅芡时手要稳,转速要快,以使粉乳稀释与受热均匀,迅速糊化。机械制芡时,先将调好的淀粉乳置于容器内,再开动机器,带动搅杠转动,将开水慢慢加入。无论人工制芡或机械制芡都要小心操作,防止芡溅出。
打芡质量要求:打好的芡,晶莹透明,劲大丝长,如用手指挑起,向空中一甩,可甩出1米多长的黏条而又不断。如果水温低,则芡糊化差,黏度降低;加水过多,芡稀黏性也差;加水少,芡流动性差。团聚淀粉能力也下降。芡制好后,盛入专用的盆内或缸内备用。
(4)和面。
和面过程实际上是用制成的芡,将淀粉黏结在一起,并揉搓均匀成面团的过程。和面的方法分人工和面和机械和面。
和面方法:先把淀粉置于盆内,再将芡倒入。用木棍搅动,边搅边加芡,芡量达到要求后,再搅一阵,用手反复翻搅、搓揉,直至和匀为止。机械和面的容器为和面盆或矮缸,开动机器将淀粉缓慢倒入盆内或缸内,并且不断地往里面加芡和淀粉,直到淀粉量和芡量达到要求为止。机械搅拌时,应将面团做圆周运动和上下翻搅运动,使面团柔软、均匀。
和面的要求:挤压式制粉条的要求是淀粉乳团表面柔软光滑,无结块,无淀粉硬粒,含水量控制在53%~55%。和好的面量呈半固体半流体,有一定黏性,用手猛抓不粘手,手抓一把流线不断,粗细均匀,流速较快,垂直流速为2m/s。
(5)挤压成型。
电加热型挤压式粉条自熟机工作时,先将水浴夹层加满水,接通电源,预热约20min,拆下粉条机头上的筛板(又称粉镜),关闭节流阀,启动机器,从进料斗逢步加入浸湿了的废料或湿粉条。如无废料,则用1~2kg干淀粉加水30%,待机内发出微弱的鞭炮声,即预热完毕。待用来预热机器的粉料完全排出后,用少量食用油擦一下粉条机螺旋轴,装上筛板,再开动粉条机,从进料斗倒入和好的淀粉乳团,关闭出粉闸门1min左右,让粉团充分熟化,再打开闸门,让熟粉团在在螺旋轴的推力下,从钢制粉条筛板挤出成型。生产时要控制节流阀,始终保持粉丝既能熟化,又不夹生,水保持沸腾状态。
用煤炉加热的,先将浴锅外壳置炉上,水浴夹层内加热水,再按上述方法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水浴夹层的水呈微沸状态,随时补充蒸发的水。机械摩擦自然升温的粉条机,先开机,待机械工作室发热后再将淀粉乳倒入进料斗内,这类粉条机不需打芡,将吊滤后的粉团(含水量40%~45%)捣碎掺入添加制后直接投入机内可出粉条。还可将熟化后的粉头,马上回炉作成粉条,减少浪费,提高成品率。
(6)散热与剪切。
粉条从筛板中挤出来后,温度和黏度仍然很高,粉条会很快叠压黏结在一起,不利于散条。因此,在筛板下端应设置一个小型吹风机(也可用电风扇代替),使挤出的热粉条在风机的作用下迅速降温,散失热气,降低黏性。随着机械不停地工作,粉丝的长度不断增加,当达到一定长度时,要用剪刀迅速剪断放在竹箔上,由于此时粉条还没有完全冷却,粉条之间还容易粘连。因此,在剪切时不能用手紧握,应一手轻托粉条,另一手用刃薄而锋利的长刃剪刀剪断,亦可一人托粉,一人剪切。剪刀用前要蘸点水,切忌用手捏或提,避免粘连。注意切口要齐,每次剪取的长度要一致, 以利晒干后包装。剪好的粉条放在干净的竹席上冷却,一同转入到冷却室内。
(7)冷却老化。
初挤压出来的粉条在机内经过糊化后,淀粉还未凝沉,韧性较差,必须经过冷却,否则引起断条。冷却老化有自然冷却和冷库冷却两种:
自然冷却老化:将粉条置于常温下放置,使其慢慢冷却,逐渐老化。晾粉室的温度控在15℃以下,一般晾8~12h。在自然冷却老化过程中,要避免其他物品挤压粉条或大量粉条叠压,以免粉条相互黏结。同时,要避免风吹日晒,以免表层粉条因失水过快而干结、揉搓时断条过多。粉条老化时间长,淀粉凝沉彻底,粉条耐煮,故一般应不低于8h。温度低时老化速度快,时间可短些;温度高时,老化速度慢,时间宜长些。
冷库冷却老化:把老化后的粉条连同竹箔移入冷库,分层置放于架上,控制冷库温度-10℃~-5℃,冷冻8~10h。
(8)搓粉散条。
老化好的粉条晒前应先进行解冻,环境温度大于10℃时,可进行自然解冻;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用15℃~20℃的水进行喷水(淋水)解冻。把老化的粉条搭在粉竿上,放入水中浸泡10~20min,用两手提粉竿在席上左右旋转,使粉条散开,对于个别地方仍粘连不开的,将粉条重新放入水中,用力搓开直至每根粉条都不相互粘连为止,也可以在浸泡水中加适量酸浆,以利于散条。在原料选择时,提前选用精白淀粉或对原料淀粉进行净化,不需再用硫黄熏,以尽量减少对粉条不必要的污染。
(9)干燥。
粉条干燥有自然干燥、烘房干燥和隧道风干三种。当前,我国多数加工厂家和绝大多数加工的农户采用的是自然干燥,其优点是节约电能,减少成本。
自然干燥:要求选在空气流通、地面干净,四周无污染源的地方,晒场地要清扫干净,下面铺席或塑料薄膜,以免掉下的碎粉遭受泥土污染。切忌在公路附近、烟尘多的地方晒粉,以免污染物料。天气适宜,搭建粉架,挂晾粉竿的方向应与风的方向垂直,初挂上粉架以控水散湿为主,不要轻易乱动,因为此时粉条韧性最差,容易折断,避免碎粉过多。20min后,轻轻将粉条摊开,占满粉竿空余位置,便于粉条间通风。晾至四五成干时,将并条粉和下面的粉条结轻轻揉搓松动使其分离散开;晾至七成干时,将粉竿取下换方向,将迎风面换成背风面,使粉条干燥均匀,直至粉条中的水分降到14%以下即可打捆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