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甘肃省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

2021-11-25 11:03

1.播前准备:

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在种植过程中,应充分重视高产种植模式的应用,充分做好播前准备工作。

①实行轮作,科学整地。种植之前,必须充分做好整地工作。种植马铃薯时应避免连作,应首选3年以上轮作豆类、玉米的田块进行种植。采收前茬作物之后开展深耕工作,清除前茬,进行土地深耕,第2年春季对土地进行耙耱、镇压,保证土壤疏松、土质良好。

②科学施肥。肥量充足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栽培的关键。在施肥过程中,应重施有机肥,辅以化肥,合理追肥,还要加强根外追肥。基肥对马铃薯的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施用量最大,主要施入有机肥,农家肥腐熟后方可使用,同时配施少量化肥。实际施肥时应充分考虑土壤肥力,肥料应与薯块保持一定距离,通常为2~3cm,以免肥料与薯块直接接触而损伤薯块。结合深耕施入基肥,并覆土,耕深控制在20cm左右。

2.选择优良品种。要确保马铃薯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应选择产量高、抗病能力强、食味性较好的优良种薯进行种植,而且要保证种薯表皮完整、新鲜、没有病虫害和冻伤等。脱毒陇薯3号、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及庄薯3号等是甘肃省广泛种植的品种。种植实施品种轮换制度,就大田马铃薯种植而言,一般3~5年更换一次马铃薯主栽品种。另外,为了提高马铃薯出芽率,应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处理种薯,即播种前两三天对种薯进行切块,质量保持在30~50g,并用58%甲霜灵锰锌对种薯进行拌种消毒,置于阴凉处,伤口愈合后便可进行播种。

3.合理覆盖地膜。地膜覆盖技术更利于马铃薯生长,马铃薯种薯发芽率更高,而且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侵扰,促进马铃薯植株快速生长。注意选择合格的地膜产品,一般在种植马铃薯过程中设置梯形垄覆盖地膜,垄的高度与宽度分别设置为15、60cm,垄面宽度为50cm,间距保持在40cm左右。农户结合当地实际,对梯形垄进行合理调整。

4.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合理的播种时间。要认真调查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温湿度条件,科学确定播种时间,甘肃省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马铃薯种植。

5.科学田间管理。

①查苗补苗。出苗后,及时检查幼苗,查苗补缺。

②中耕培土。当幼苗长至13cm左右时,开展中耕。现蕾期及时进行培土,厚培土,设置高垄(18~25cm),对秋季排涝工作非常有利。

③追肥。结合马铃薯不同生育期的需求及生长状况进行追肥。幼苗阶段,应及时追施氮肥,如果在旱地种植马铃薯,应配合降雨施入一些尿素或碳铵,二阴区追施碳铵和尿素。苗期阶段,将中耕培土与施肥有效结合,将尿素(5~8kg)兑水浇施。开花期,马铃薯不要追施氮肥,以免马铃薯植株徒长,不利于马铃薯块茎形成,同时加重疮痂病与晚疫病的发生。此时,主要喷施叶面肥,增施磷钾肥,14天喷施一次,通常连续施用两三次。

④做好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马铃薯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可以选择敌敌畏、毒死蜱、辛硫磷等药剂处理土壤,杀死地下害虫。蚜虫发生时,除应用杀灭菊酯和乐果常规药剂防治之外,还可应用锐劲特、溴氰菊酯、抗蚜威等高效低毒的药剂进行防治。对于早、晚疫病,发现病株后,要及时清除深埋;尚未发病之前做好预防,利用代森锰锌保护剂进行叶面喷施;7—8月发病时,可利用甲霜灵锰锌和杀毒矾常规农药进行防治,也可选择银法利和杜邦克露等高效药剂交替防治,7天喷施一次,连续防治3—4次,便能达到理想防治效果。

6.适时收获,规范贮藏。进入10月上旬,当马铃薯田块80%以上茎叶变黄、中部叶片枯黄、薯皮成熟、薯块易脱落时,在晴朗的天气将地上茎叶全部割除,地面变干后可开展收获工作。采收后,清除病、烂、破伤薯,合理进行贮存,适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