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薯18号
品种来源: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2001年用9704-32作母本,用9333-10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选育而成。
审定情况:2008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晋审薯2008001.
特征特性:中晚熟种,出苗至成熟106天左右。株形半直立,株高55~60厘米,生长势强,茎秆粗壮,分枝多。叶片深绿色,花冠白色。块茎椭圆形,黄皮淡黄肉,芽眼浅,薯皮光滑,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4~7个。薯块大而整齐,商品薯率为80%左右。植株抗花叶病、轻感卷叶病,抗旱性较强。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干物质含量为20.9%,淀粉含量为11.8%,还原糖含量为0.23%,维生素C含量为12.7毫克/100克鲜薯。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为1547.8千克,比对照晋薯14号增产13.65%。2007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品种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为1708.07千克,比对照晋薯14号增产12.6%。
栽培要点:播前催芽,种植密度为每667平方米3000~3500株。施足基肥,配合施用一定数量的磷钾肥,可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出苗后加强田间管理,适时追肥,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在现蕾开花期结合浇水施氨肥15~20千克/667米,可增加产量10%~20%。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中耕、培土。
适宜地区:本品种适宜范围广,在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省北部及东北大部分地区等马铃薯一季作区均可种植。旱薄、丘陵及平川等地区都可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