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早疫病又称马铃薯轮纹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柄、茎和块茎。植株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部蔓延。初期表现褐色凹陷圆形的小斑,后逐渐扩大成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大小3~4厘米的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叶片干枯脱落,田间植株成片枯黄。该病近年呈上升趋势,造成的危害有些地区不亚于晚疫病。
2.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①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土壤肥沃的干燥田块种植,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②选育抗病品种。
(2)化学防治:以预防为主,现蕾期或植株封垄期开始可以喷施保护剂1~2次,出现病斑后喷施治疗剂。常用的药剂和用量(有效成分):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0~140克/亩、75%肟菌▪戍唑醇水分散粒剂7.5~11.25克/亩、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50~200克/亩,25%嘧菌酯悬浮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52.5%唔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苯甲▪丙环唑乳油、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剂等药剂交替使用。雨水偏多年份,每隔7~10天喷1次,雨水少的年份,每隔10~15天喷1次。全年喷施4~9次。
易混淆病害:马铃薯早疫病与马铃薯灰霉病的症状容易混淆,可从以下几点加以区分;①马铃薯早疫病病斑较为规则,通常呈同心、轮纹,马铃薯灰霉病病斑不规则;②马铃必灰霉病后期病菌可产生深褐色、球形或扁粒状的菌核,而马铃薯早疫病则不产生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