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育单位:荷兰HZPC公司
品种来源:ZPC-35xZPC55-37
审定情况:2002年通过贵州省、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黔审薯2002003蒙认薯2002001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生育期75天左右。株型直立,分枝数少。花冠蓝紫色,株高65里米左右,茎紫褐色,生长势强。块茎长椭圆形,淡黄皮黄肉,表皮光滑,块茎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
干物质含量17.7%,淀粉含量12.4%~14.0%,还原糖含量0.39%,粗蛋白含量1.55%,100克鲜薯维生素C含量为13.6毫克。易感晚疫病、环腐病和青枯病,抗Y病毒和卷叶病毒。食用品质较好,适于鲜著食用、主食化工和鲜薯出口。2012年全国种植面积500余万亩。
产量表现:平均亩产1700千克, 高产可达3500千克。
栽培要点:耕翻深度30厘米以上。华北平原早春气温低,应尽量提早播种。一般地膜覆盖,晚霜前40天为适宜播种期。河北中部保定等地3月中旬宜播种期,向南逐渐提早播种。山东和河南2月底、3月初即可播种。一般选用单垄单行或大垄双行高垄栽培,密度为每亩5000株。农家肥在耕翻地后撒施,随即旋耕。化肥沟施,追肥揭膜后撒施于苗两侧,随后中耕培土浇水。覆土后每亩用苗前除草剂(金都尔、乙草胺)均匀喷雾。从南向北,一般从5月下旬到6月中旬收获上市,收获时要注意选择晴好天气,收获后的薯块应适度放在太阳下晾干,去掉烂、破、病薯,然后按薯块大小进行分级。
适宜区域:适合在中原二作区及南方冬作区早春栽培,在山东、广东等地作为出口商品薯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