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马铃薯生理性病害种类及特点

2021-12-01 09:58

2388马铃薯生理性病害种类及特点.jpg

 1.低温冷害低温对马铃薯的幼苗、成株和贮藏中的块茎,都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在北方一季作区,低温冷害常有发生。在幼苗期如果遇到0℃或0℃以下的气温时,马铃薯幼苗就会发生霜害或冻害,受害后,幼叶首先萎蔫变褐,进而枯死;轻微受冻还没有凋萎的叶片停止生长,变成黄绿色,叶片皱缩、畸形,以后逐渐枯萎。随后从没有受冻的茎节上产生新的枝条和叶片,但生长缓慢,严重推迟了生育进程。

为了预防低温冷害,应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和无霜期的长短,选择适宜生育期的品种,适时播种和收获,以避开晚霜或早霜的危害。

2.高温伤害。高温伤害主要发生在北方一季作区,在生育期间有时气温高达30℃以上,有时高温与干燥同时出现,由于叶片失水造成小叶尖端和叶缘褪绿,最后叶尖变成黑褐色而枯死,这种现象俗称“日烧”。枯死部分叶片向上卷曲。

防止高温危害的有效方法是在盛夏高温干燥天气来临之前,进行田间灌溉,同时可以增施有机肥料,增强土壤保水能力。

3.缺氧是针对块茎发生的一种伤害。块茎对氧的需要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5℃时很低,从5~16℃需氧量逐渐增加,在25℃以上时需氧量非常高。因此,在田间或贮藏期间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块茎中央会发生缺氧,缺氧可以造成块茎黑心,最后腐烂;还可以造成块茎内部灼烧坏死,受害组织变成铁锈色。

在马铃薯死秧后应立即收获,以避免田间土壤高温。贮藏温度不应低于2℃,并改善贮藏期间的通风条件。

4.学物质伤害。不适当的施用化肥、农药、激素等、会引起多种伤害,如引起种薯腐烂、限制根系生长、烧伤叶片等。

除草剂可引起马铃薯植株变形矮化,叶片卷曲,失绿坏死。新生的块茎因内部或外部的坏死组织而变形,块茎可能受前茬除草剂的影响,有时因邻近的地块施用除草剂而受害。受害症状与除草剂种类有关。

杀虫剂和杀菌剂使用不当,或浓度过大,常会伤害植株叶片,使叶片主脉间的组织严重焦枯,叶片边缘也可能发生焦枯。

5.空气污染伤害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也会造成对马铃薯的伤害。氧化硫可引起马铃薯叶片失绿,主脉间叶片漂白或发焦。光化学氧化物可引起马铃薯早熟及植株早衰,从底部叶片开始发黄和早死。

6.非病毒性卷叶。马铃薯叶片卷曲有多种原因,不一定全部为病毒引起。养分不足,光照过度,生理异常,长白昼影响等都会引起马铃薯田间出现一致的卷叶现象。卷叶也可能是品种特性。同时蚜虫为害严重时,顶部叶片也会出现卷叶症状。

非病毒性卷叶不是侵染性的,而且发生卷叶的植株产量并不受太大影响。因此,正确判断卷叶的原因,在种薯生产中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