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富民“薯”业 > 产业状况 > 正文

我国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7000万亩左右超70%种植在脱贫地区

2024-04-11 10:13

       薯类是重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我国高度重视薯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科研、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全产业链开发深入推进,薯业创新发展力和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马铃薯做为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全球有158个国家种植马铃薯,13亿人以马铃薯为主粮。在我国,马铃薯产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7000万亩左右,产量近9000万吨,均占世界1/4左右,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让“土蛋蛋”真正变成了“金疙瘩”,是实现马铃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70%以上的马铃薯种植在脱贫地区,3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62个原国家级贫困县都是以马铃薯为主导产业,当地农民收入的1/3都来自马铃薯。

       如何使“小土豆”长成“大产业”?农业农村部通过建立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开展马铃薯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动生产过程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统筹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目前已开发六个系列300多种马铃薯主食产品,有100多个系列的加工产品。积极引导各地发展马铃薯加工体验,薯地观光等新业态,拓展线上线下消费模式,全产业链提升马铃薯效益。

       近10年鲜薯亩产提高了200多公斤,达到1290公斤左右。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西北、西南主产区域规模进一步提高,种植面积已占到全国的近70%。此外,通过大力发展订单产业、保底价收购、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引导企业同种植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