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马铃薯机械化中耕培土技术

2022-01-10 09:49

2462马铃薯机械化中耕培土技术.jpg

中耕培土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出苗前中耕可提高地温,促进马铃薯根系发育,苗出齐后中耕,少培土,提高地温,可减少水分蒸发。

机械化中耕培土技术是马铃薯实现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作业机械必须与播种机相配套,一般培土高度应保证在20厘米以上,松土深度在15厘米以上。这样就有效地保证了马铃薯块茎在疏松的土壤里生长,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避免了茎块裸露,防止品质下降,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抗旱防涝能力。

中耕培土过程中注意不伤根、不伤苗,保证培土作业。培土时土壤含水量以65%~85%为宜。沙土地上土后要及时浇水,补充水分,并保持垄形。

由于机播采用大垄距,因此中耕培土效果好,可以使马铃薯具有充分的生长空间,因而薯块大,商品性好。试验证明,机播能使大薯率提高5%~15%。中耕培土可结合追肥和灭草同时进行,一般安排两次作业,第一次在出苗50%左右时压苗,以增加地下茎;第二次在苗高15厘米~20厘米时进行,每次上土5厘米左右。在第一次中耕时追施尿素,中耕培土时必须调好犁铲和犁铧角度、深度和宽窄,才能保证既不切苗,又培土严实。

马铃薯中耕培土的农业技术要求:①适时中耕,耕深符合要求。②除尽行间杂草,但不伤害作物植株和根系。③土壤松碎良好,位移少。④将土培到作物根部,但不得压倒作物。⑤作业时,车轮应走在作物行间,尽量减少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