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块选择和整理。选择排灌方便、土质疏松、保水保肥力较强的沙壤土田块进行栽种;稻田四周要开环田沟,田中间要分厢起畦,畦间留出30~40厘米宽作为排灌水沟和人行道。
(2)种薯选择和处理。良种是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的前提,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的需求,选择生育期适中、适销对路的优质高产、抗病能力强、生长势旺、性状稳定的品种。选择薯形规整,符合该品种特征,表皮光滑,皮色新鲜的脱毒种薯。所有种薯均应进行消毒处理,并以整薯消毒为主。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冬马铃薯在晚稻收割后及早整地种植,一般在11月上中旬种植为好。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适播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海拔500~800米的山区,适播期在11月中下旬。马铃薯种植不宜过密,一般种植4.5万株/公顷,用种量1800千克/公顷,有利于生长与透光。
(4)覆盖稻草。冬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中,主要有纯盖稻草法和覆盖半草半泥法。纯盖稻草法,即摆种后直接盖稻草。播种时将种薯直接摆放在墒面,薯块切口向上,芽眼向下(或向侧),稍压使之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施基肥,均匀地盖上8~10厘米厚的稻草后用泥土将墒面上的稻草压若干个点,以防稻草被风吹乱。稻草应铺满整个墒面不能留空。覆盖稻草不宜过厚、过薄,过厚影响出苗并造成茎基细长软弱,过薄容易漏光而形成绿薯,降低品质。覆盖半草半泥法,即先盖稻草后盖泥,预先留好丰产沟(排灌沟),墒宽可比纯盖稻草法略窄,沟土留作覆盖稻草用。施肥后整齐、均匀地盖上5~8厘米厚的稻草,最后开挖排灌沟,并将挖出的沟泥间隔覆盖在稻草上。
(5)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追肥,马铃薯对施肥量的要求是需钾量最大,氮次之,磷较少;除草培土,冬马铃薯覆盖稻草一般很少长草,在除草培土时,将生长在沟里的杂草用铲子连草带泥铲起,覆盖在沟面上,以防止杂草丛生和透光;病虫害防治,尽量选用无病健康薯种,注意防治蚜虫,以防病毒传播,发现病株及时拔株销毁。冬季生长前期高温干旱易受蚜虫危害,可采用乐果防治。
(6)适时分批收获。冬马铃薯的收获时间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薯块是否成熟,二是不误农时,两者都要兼顾。冬马铃薯的最迟收获时间,主要考虑马铃薯的茎叶和稻草回田,最低不能少于15天的沤草时间。收获时只需将稻草拨开即可拣收,先收获大薯,部分小薯若地上部分还未枯死,用剪刀剪下已长大的薯块,再将稻草盖好,让小薯块继续生长,稍后几天再收获。马铃薯采收完后,就地将残株和稻草摊平,摊匀放在田面上,为后作水稻做好准备。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不仅可以开发利用冬季的稻田,提高种植效益,而且还可综合利用稻草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同时还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土壤的保水、保温及马铃薯的抗寒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能显著提高冬马铃薯的种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