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马铃薯结薯期开始后伴随季节性千旱,常规种植很难满足薯块膨大时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减少烂种、降低烂薯率,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肥同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充分解决了水分和养分补给的问题,同时能有效减轻病虫害发生,从而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安全性为马铃薯的增产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与常规灌溉施肥对比,水肥一体化技术可节水47.2%,增产2.2%~4.4%,增收4071.3~9923.4元/公顷,增幅可达10.9%~26.5%,而且人工成本大量减少,土地利用率高。
技术要点:
(1)标准的灌溉系统。土壤地理环境不同,管道系统不同。如利用冬闲的水稻田种植马铃薯,则滴灌系统需回收。通常用滴头间距20~30厘米的薄壁滴灌带、流量控制在1.0~1.5升/小时,置于土面。首部可固定或移动。
(2)种薯选择。良种是获取高产的前提,冬马铃薯种植种薯原则上以脱毒种为主,宜选用3~4级脱毒种薯,能有效保证既高产又增收。
(3)栽培措施。为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土质以沙壤土为好;冬马铃薯大多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同时要合理密植;水肥一体化系统一般根据水源、地形选择不同的灌溉施肥系统,马铃薯种植一般采取滴灌施肥系统较为经济适用。
(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方面,整个生长季节使根层土壤保持湿润就可满足水分需要;养分管理方面,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应该基肥和追肥并重,以20%的肥料作为基肥,80%的肥料作为追肥,马铃薯全生育期进行10~12次追肥,出苗后最好随水施肥,尽量用水溶性的马铃薯配方肥。施肥最好采取单独施用的方式,保证肥料不发生反应。施肥后保证足够的时间冲洗管道,防止藻类植物生长堵塞系统。
(5)病虫害防治。冬马铃薯栽培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等,若发现中心病株应立即清除,并对症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