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窑醒种
种薯经几个月低温贮存,生理活性都比较低,如果直接播种,往往出苗时间长,出苗不整齐,容易遭受不良气候或土壤条件的影响,出现染病、烂薯等问题。因此应根据种薯贮藏状况,适时出窖醒种。一般播前15~20天种薯出窖,首先选择健壮块茎,淘汰不具备该品种典型特征、病薯、烂薯、畸形、表皮粗糙老化以及芽眼凸出、皮色暗淡的块茎。然后将选择好种薯置于室内15℃~20℃条件下,摊开2~3层,每隔3~5天翻动一次,种芽露白结束。
(二)标准切种
1、换刀切种
(1)50克以下种薯可整薯播种,小整薯的生活力强,播种后出苗整齐,每穴芽数、主茎数及结薯数增多,生长的块茎整齐,商品薯率高。同时整薯播种比切块播种抗逆性强,耐干旱,病害少,增产潜力大。50克以上的种薯要切种。先从顶部纵切为2块,然后从脐部开始切块,随螺旋式排列芽眼逐渐向顶部斜切,每块30~50克,并保证每块1~2芽。这样将来在播种机下种时,种勺既不会多舀又不会掉舀,实现轻简化。
(2)切薯发现病烂薯,要换刀,因为带菌的刀会连续传播病菌,准备2把切刀,一刀切薯,一刀置于2000毫升的75%酒精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切到病、烂薯时,更换切刀,浸泡时间不少于2分钟,10分钟最佳。
2、拌种防虫
将切块摊晾在15℃~20℃和相对湿度80%~85%通风条件下,经3~4天伤口愈合。开始拌种,拌种可防病治虫,用含有种薯重量0.3%的多菌灵,或种薯重量0.1%的甲霜灵等杀菌剂加不含盐碱的草木灰或石膏粉拌种,或用滑石粉加入4%~8%的甲基托布津拌种。市场上成熟的马铃薯拌种剂有,高巧(吡虫啉+丙森锌),另一种是甲基硫菌灵+克露+农用链霉素+滑石粉。
(三)催芽晒种
在催芽晒种的过程中,由于太阳光线照射,不仅可将种薯表皮的病菌杀死,而且还可将病薯和催出较细芽的退化薯彻底淘汰,催芽晒种大大的提高种薯质量,为保全苗、壮苗、发旺苗奠定了一个可靠的保证。经过这样处理的种薯,叶源基、根源基、茎源基在短壮芽的基部形成,并经过耐干旱的锻炼。催出0.3~0.5厘米的短壮芽,在播种时要注意切勿损伤催好的短壮芽,种薯播种后接触湿润的土壤,就能迅速生长发育,又能提高土地早春的水分利用率,达到植株生长健壮、早结薯、多结薯、结大薯的目的。
(四)保墒播种
当气温达到10℃~12℃、地温稳定通过7℃~8℃时,即可播种,地膜覆盖时可提前10d播种。
1、高垄随播成型
通过播种机,一边播种,一边高垄成型,实现轻简化。播种机的播种株距可调范围20~33厘米之间,播种机垄距可调范围30~80厘米之间,针对不同生育期品种调整垄宽,一般宽垄75厘米(二尺多),窄垄35厘米(一尺),株距30厘米。总之,在不影响透光前提下,缩短株距提高播种株数,进而提高产量。
2、底肥一次入垄
根据马铃薯需肥要求,氮N∶磷P2O5∶钾K2O=5∶2∶11;每生产100公斤马铃薯块茎,大约需吸收氮5公斤,磷2公斤,钾11公斤。每亩播种机施马铃薯专用肥(17-6-22)50公斤。随机播施肥的好处,肥料全部集中在窄垄,施肥效果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益。
3、除草随播完成
马铃薯出苗一般要经过20~30天,为防止在未出苗前即杂草蔓生与作物争夺营养,可以在机播时每亩喷洒氟乐灵除草剂300克。
(五)中耕机覆土
马铃薯出苗后,分二次进行机械化中耕培土,第一次在幼苗顶土时进行,旋耕式上土机垄沟中耕,同时培土压膜,上土5厘米,垄沟到垄顶高达到12厘米,垄顶宽50厘米,垄底宽70厘米;完成后用喷杆式喷雾机喷施土壤封闭性除草剂,除草剂可选用:45%田普170毫升/亩,或96%金都尔50~80毫升/亩;在植株封垄前现蕾期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培土高度5厘米,使种薯到土表达到20厘米;机械采用中耕施肥机,同时进行追肥,氮肥总量的30%,钾肥总量的50%。
(六)杀秧机秸秆粉碎还田
品种正常成熟,即叶片变黄,葡匐茎萎缩,与块茎脱离,则成熟开始杀秧收获;当马铃薯田间茎叶2/3变黄时,或用作制种的马铃薯田3/4变黄时,启用马铃薯杀秧机,进田杀秧,既可防止晚疫病传导到块茎内,窑藏烂薯,又可先将马铃薯秸秆粉碎,秸秆沬入土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种地养地相结合。
(七)收获机垄收明捡
在马铃薯杀秧机处理田间的茎叶,启用马铃薯收获机,沿春季播种的窄垄入铲,开始机械收获,马铃薯收获机将种薯全部筛出地表,呈垄摆放,人工明捡,方便收获,减少体力劳动,实现马铃薯轻简化、省工省时。
(八)窑贮保管、错季升值。
收获后先摊放于通风处(防止阳光直晒)2周左右,让薯皮老化,防止薯块运送过程,磨损种皮病菌侵入与交叉感染,然后散装入窑,上留空间,利于马铃薯呼吸,待马铃薯10—11月旺季销售后,逐渐销售,卖个好价钱,达到增产增收。
三、注意事项
1.播种、收获时要提前进行机械的调节、维护。
播前:①调节链轮,达到所要求的株距。②调节排肥器,控制好排肥量。
播种作业时:①经常观察种杯持种情况,及时调节。②调节好犁的耕深。③保证机架的纵横向平衡。
2.机械喷药防治时,要计算好机车行走速度和间隔宽度,及时清洁喷头,防堵塞。
3.收获时要注意调整好收获机挖掘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