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害特点:以成虫、若虫取食植物的叶片成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仅残留叶脉。
防治适期:冬成虫盛发期和一代若虫一至二龄聚集期进行化学防治,可有效控制虫源,防止其大发生。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在春、秋季节铲除田埂、地边的土块及杂草,可将卵块暴露在地面晒干或冻死,也可重新加厚田埂,增加盖土厚度,使孵化后的蝗蝻不能出土。在入冬前发生量多的沟、渠边,利用冬闲深耕晒垡,破坏越冬虫卵的生态环境,减少越冬虫卵。
2、利用天敌保护:利用青蛙、蟾蜍、蜘蛛、蚂蚁、鸟类等捕食性天敌,一般发生年均可基本抑制该虫发生。
3、生物药剂:防治在农牧交错区域的蝗区,使用生物制剂进行超低量喷雾防治,不但可以降低当年虫口密度,而且可以持续减少蝗虫种群数量、可选用蝗虫微孢子虫制剂或用绿僵菌、苦皮藤素、狼毒素等生物制剂。
4、化学防治:可用4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定虫隆乳油1000倍液喷防,在农田草场交错地带做1条60~100米的保护带,发生严重的农田进行全面喷药防治、施药时雾滴要细,喷雾要均匀,最好用机动喷雾机进行低容量喷雾,对作物进行喷药防治的同时,也要对田埂、地边的杂草进行喷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