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富民“薯”业 > 产业状况 > 正文

马铃薯的“蜕变”

2021-10-28 15:22

1711马铃薯的蜕变.jpg

滕州种植马铃薯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滕州在2000年被原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滕州马铃薯也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入选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并被评为“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能以主粮化作物取得多方认可,倚赖滕州长期在农产品质量方面的坚持,也少不了众多经营主体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链延伸、主动对接市场等方面的不断尝试。

以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滕州马铃薯仅种植环节的亩均年收益就可达到8000元以上。据孔令强介绍,当地马铃薯春秋两季的种植面积有65万亩,总产量200多万吨,约占山东省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和产量的三分之一,其单产和效益水平在国内马铃薯两季作区也是数一数二的。在他看来,这样的效益源于滕州马铃薯种植环节就开始坚持的“精准高产”。

此外,做好产销对接对于提升滕州普通农户的效益而言,也极为重要。除了一般性的销售方式外,滕州还在每年固定举办“中国马铃薯节”,在展会期间通过承接不同的农资、技术供应商以及各式的销售平台、研究机构,当地马铃薯产业也因此汇集了最新的市场反馈、技术以及产业链延伸方式。

“我2004年进入正德康城时,公司经营内容还只有连锁超市。”滕州市正德康城的土豆种植基地田晓婷说。出于追求农产品安全性的考虑,正德康城负责人2010年起开始建设自己的种养殖基地,从小试验田逐步扩大,目前基地面积已达700多亩。为了更贴近“餐桌”,正德康城在之后又开始探索中央厨房的精深加工模式,将农产品加工为半成品或成品,其中就包含鲜食马铃薯,直接配送至当地的学校或饭店,自营的快餐店和超市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成形。“如今,公司已形成了校园食堂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加工、储运物流等环节的产品质量的全程追溯。下一步还将继续研发酒店和家庭厨房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全体系的安全食品供应服务。”田晓婷说,校园食堂相关业务的开拓也让种植基地发现了更多与学生有关的经营项目,果蔬采摘、生物学观察课程被引到了田间地头——食育教育内容让正德康城与客户的连接更为紧密。

这样多个领域全链条的无缝衔接,让正德康城稳健地发展至今。现在公司的年产值已经达到一亿元。因为公司经营内容多采用现金交易或提前支付,现金流也较为良好,只需要部分短期融通资金用于原材料购入等。“滕州农商银行给我们提供的200万元短期贷款是公司目前仅有的贷款需求。”

近些年,滕州不少农业相关经营主体走上了产业融合的路子。他们中有之前的种植主体、农产品加工主体,当然也有不少在过去从事种薯储藏、储运物流、社区便利店等业务的第三产业从业者。众多个体在寻求自身效益提升的同时,为马铃薯种植带来了后续强大的市场支撑,也带来了当地马铃薯整体产业链的升级。

滕州马铃薯产业链能有较好发展,是经营主体积极探索与当地金融有力支持相互作用的成果——这便是实现马铃薯“蜕变”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