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富民“薯”业 > 产业带动 > 正文

加强马铃薯良种繁育和科研创新

2021-11-01 11:33

1807郝旭--加强马铃薯良种繁育和科研创新.jpg

马铃薯加工制品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到2022年价值可达500多亿美元。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和消费大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常年居世界首位。2020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郝旭说,我们亟须发起“土豆革命”,着力扩大加工薯种植面积,改变老百姓传统农作习惯,建立繁育基地,以加工薯带动产业发展。

马铃薯在山西有着深厚的渊源。有一种说法是,早在清朝时期,走西口的山西人率先在山西各个地区种植马铃薯。山西闻名遐迩的文学流派,也以山药蛋命名。进入新时代,在服务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进程中,马铃薯产业有着其特殊的作用。“我省着力培育马铃薯优势产业,不仅保障着粮食安全,防止贫困地区返贫,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郝旭说,农业永远是朝阳产业。

为推进山西马铃薯产业集约化发展,郝旭多次在大同、忻州、朔州、吕梁等地实地调研考察,牵头建设30万亩“晋西北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初步选定在朔州怀仁马辛庄乡一带,先期建设2万亩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示范区,通过示范带动,逐步发展周边地区,形成8万-10万亩的加工型马铃薯集中种植区域,最终在晋西北地区建设形成30万亩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我们将把山西打造成‘中国薯都’核心区,让马铃薯切实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2020年,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晋西北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取得阶段性成效,亩产达到1万斤,实现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经济收益相应翻倍,并且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收。郝旭通过持之以恒的积累和实践摸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助推马铃薯产业振兴,走出了一条引领乡村振兴的特色道路。“山西是全国马铃薯主产省和优势产区,并且山西马铃薯主产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地理位置高度重合,加快布局我省马铃薯产业体系,对调整我省农业生产结构、实现经济转型、提高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郝旭说。

当前,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短板:一是马铃薯品种以鲜食薯为主,加工薯种植比例偏低。二是规模效益不高,机械化作业为26.6%,欧美等国高达80%-90%。专用加工薯的原料价格为1200元/吨-1400元/吨,进行深加工的冷冻薯制品附加值可达到8倍-10倍。我们要突出“高”“新”,在马铃薯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上发力。

为此,郝旭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强马铃薯良种繁育和科研创新,提高优质加工薯供种能力、覆盖范围和推广力度。加大培育领军企业和企业集群的力度,有效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实力。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多元业态,更好服务功能农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