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薯”成日记 > 种薯繁育 > 正文

脱毒种薯繁育体系

2021-12-07 10:37

2258脱毒种薯繁育体系.jpg

脱毒微型薯生产成本高,个体较小,数量有限,尚不能直接用于生产,而要进入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进一步的扩繁。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的任务,除防止良种机械混杂、保持原种的纯度外,更重要的是在繁育各级种薯的过程中,采取防止病毒再侵染的措施,源源不断地为生产提供优质种薯。根据气候条件,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大致可分为北方一季作区和中原二季作区两种类型。

(1)北方一季作区 

该区是我国重要种薯生产基地,其良种繁育体系一般为5年5级制。首先利用网棚进行脱毒苗杆插生产微型薯,一般由育种单位繁殖;然后由原种繁殖场利用网棚生产原原种、原种;再通过相应的体系,逐级扩大繁殖合格种薯用于生产。在原种和各级良种生产过程中,采用种薯催芽、生育早期拔除病株、根据有翅蚜迁飞测报早拉秧或早收等措施防止病毒的再侵染,以及密植结合早收生产小种薯,进行整薯播种,杜绝切刀传病和节省用种量,提高种薯利用率。

(2)中原二季作区

中原二季作区由于无霜期短,可以利用春、秋两季进行种薯繁殖。一般有2种繁育模式:一种是春季生产微型薯,秋季生产原原种的2年4代的繁育模式;另一种是秋季生产微型薯,第二年春季生产原原种的3年5代的繁育模式。应当强调的是,在中原二季作区繁育体系中原原种的繁育要严格地在40目网室中生产,在原种和各级种薯繁殖过程中,为了保证种薯质量,根据蚜虫迁飞规律,春季应采用催大芽、地膜覆盖、加盖小拱棚等措施早播早收,避开蚜虫迁飞高峰,秋季适当晚播,避开高温多雨天气,同时制定严格的防蚜防病和拔除杂株等规程,防止病毒的再侵染,确保种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