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马铃薯疮痂病

2021-11-25 12:31

    

2137马铃薯疮痂病.jpg

 

      马铃薯疮痂病是马铃薯生产中常见的土传和种传病害,广泛存在于各马铃薯种植区。

      1.症状:该病主要为害马铃薯块茎,块茎受害后,表面出现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木栓化疮痂状淡褐色病斑,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肉,被害薯块质量和产量降低,且不耐贮藏、商品品质降低。

      2.防治:

      (1)农业防治:①种植抗病品种是降低马铃薯疮痂病发生的最经济有效途径。提倡整薯播种,避免病菌从伤口侵入。②合理轮作,轮作时应避开茄科作物,可与谷类作物、豆科、百合科和葫芦科作物等进行3~5年轮作。③秋收之后进行整地,深翻必须达到35厘米以上,能有效抑制马铃薯疮痂病病菌进行越冬。

      (2)化学防治:①浸种。播种前,用0.2%福尔马林溶液浸种2小时,或选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4分钟,晾干后播种。②撒施或沟施。每亩用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3.5千克左右拌细土进行撒施或沟施。③喷施。可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