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富民“薯”业 > 产业状况 > 正文

定西安定区打造马铃薯全产业链

2021-12-22 15:40

定西安定马铃薯素来有名,黄土地里的“土蛋蛋”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安定人。安定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百万亩以上,年产鲜薯190万吨以上,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4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薯”。

近年来,安定区坚持政府、市场两手并用,着力推良种、稳规模、保加工、促产销,构建起了全链条发展、全环节增收的产业体系,探索出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径。

漫步在安定区街头,土豆全粉烤馍店几乎遍布大街小巷。透过橱窗,店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马铃薯主食化产品。

马铃薯主食化就是将马铃薯加工成适合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产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

每年马铃薯集中上市的时候,安定区巉口镇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门口,前来交售马铃薯的汽车、三轮车就排起了长龙,因为这儿是马铃薯加工产业的聚集区。

“我们主要依托建成的5条20万吨精淀粉加工生产线,在各乡镇建立了以‘庄薯3号’为主的订单原料基地4万亩。近两年的马铃薯原料收购价格始终保持在每斤0.45元左右。”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幸泽介绍。

近年来,安定区不断发展壮大马铃薯加工企业,加强自我消化能力,稳定马铃薯价格,提高附加值。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有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11家,马铃薯及其制品生产线60条,生产能力达70.85万吨。形成了以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及其衍生产品、主食化系列食品为主,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完整的加工产业集群,有力地推动了马铃薯产业向全产业链、循环化发展。

走进甘肃薯香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间,全自动马铃薯全粉成套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一颗颗刚从地里收获的马铃薯经过清洗、去皮、切片、预煮、冷却、蒸煮、捣泥等一系列加工程序,变成了状如雪花、形态均匀的马铃薯雪花全粉,或成了人们厨房里的食材,或成为下游企业生产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原料。

产业做大做强,离不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马铃薯产业年吸纳劳动力4万余人次。其中,贫困劳动力1.5万余人次。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2580元。”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屠伯平说。

通过多年的持续发展,以蓝天淀粉、薯香园科技、薯峰淀粉、鼎盛农科、恒源公司等为代表的加工企业与康师傅、徐福记、上好佳、好利友、海底捞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使加工企业可以放手在各乡镇建立品种优良、稳定优质的原料薯订单种植基地。安定区马铃薯产品转化率达30%以上,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马铃薯产业就地加工增值,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一张蓝图绘到底”。安定区将紧紧抓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良好机遇,以马铃薯全产业链打造为主线,推动马铃薯产业全链条升级、全环节升值,加快建设“全国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示范区”,推动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