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产业紧紧抓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良好机遇,以马铃薯全产业链打造为主线,按照实现马铃薯产业品种、品质、品牌“三品”统一,鲜食化、主食化、工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六化”并进的思路,全力抓好标准化种植、品种引进推广、产品加工、市场拓展、品牌营销、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工作,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马铃薯产业全链条升级、全环节升值,助推马铃薯产业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马铃薯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香泉镇借助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疏松、通透性好的土质等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产业,并持续扩大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使马铃薯产业成为香泉镇的特色产业,成为全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走进位于香泉镇的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园,一排排厂房整齐排列。厂房里面,马铃薯幼苗正接受着雾培技术的灌溉。“我是在1998年创办的定西马铃薯研究所,之后搬迁到香泉镇。研究所成立23年来发展变化真的很大,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年产1.1亿粒、出口1000万粒微型薯种的薯种基地。”定西马铃薯研究所所长李进福介绍道。
安定区马铃薯种薯主要销往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西、云南、山东等14个省区,并出口“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马铃薯真正由“土蛋蛋”变成了“金豆豆”。
香泉镇党委书记雪永鹏说:“我们紧盯产业扶贫模式,立足于打造全市马铃薯良种繁育核心区,在全镇范围内打造了马铃薯‘五区两基地’的产业布局,形成了集‘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商品薯(或专用薯)’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马铃薯产业体系。”
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带动下,该示范镇的种薯播种面积逐年增加,村民们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好,“香泉脱毒种薯”的名气也越来越大。香泉镇共建成用于原原种生产的日光温室、温网室800座,建成集中连片的种薯、鲜薯、加工薯标准化订单种植基地1万亩,一级种标准化生产基地2万亩。通过加快国家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力度,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贮藏销售、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形成初具规模的马铃薯种薯产业种植链,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5万亩以上。
近年来,安定区把基地建设与高标准梯田建设、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复耕休耕、撂荒地整治相结合,结合旱作农业项目,在鲁家沟、香泉等乡镇打造高标准种薯扩繁基地,在石泉、称钩驿等乡镇打造连片化、高质量马铃薯示范片带,有效确保马铃薯稳产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