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制定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各地区和各主体立足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对标新阶段目标市场的优质特色需求(商品性状好菜用薯和淀粉加工专用薯),实施差异化战略,因地制宜系统谋划各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蓝图,科学确定地区发展的适度规模、合理结构和转型路线图。
2、加快马铃薯育种技术创新
(1)构建现代种业创新体系,优化品种空间布局
重点支持种业卡脖子技术创新研发, 推动良种科研联合攻关,构建生物育种和种薯繁育等种业创新体系,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登记品种示范和验证;增强品种权保护力度,开展新品种示范和推广。
(2)大力推动种薯质量认证制度,增加优质种薯供应
加强区域性良繁基地建设,大力推动“种薯质量认证”制度建设和示范,引导扶持企业打造品牌,增强优质种薯的供应能力,提高优质种薯应用率,严格控制检疫性病虫害的扩散传播。
3、推进马铃薯产业机械化和智能化
(1)重点推进以机械替代劳动为核心的生产机械化、装备智能化建设,加快提高马铃薯劳动生产率。
(2)推动全程机械化,应用农用传感器、控制器等自动化技术装备。
(3)良种良法良机配套,推广农机农艺融合马铃薯栽培模式。
4、加快探索创建马铃薯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
(1)以“三品一标”为重点,结合产业化机械化智能化,打造马铃薯示范样板。
(2)加快品种培优。鼓励种薯繁育技术创新,建设一批优质种薯繁育基地,加强市场监管。
(3)推进品质提升。紧盯消费需求变化,大力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绿色、有机的优质品种。
(4)加强品牌打造。配套相应的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安全体系,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和品牌保护力度。2021年“恩施土豆”成为国内销售非常火爆的“网红土豆”,价格高于全国均价3倍以上。
(5)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马铃薯全产业链绿色标准体系。
作者:罗其友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经济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