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来,农户种下薯块收获马铃薯,却不能像水稻那样播下种子收获稻谷。2021年6月24日,《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黄三文团队的杂交马铃薯基因组设计成果,该项技术的突破,有望实现马铃薯由种繁殖后代。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经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马铃薯是利用块茎上的芽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有母体直接产生的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这样带来的问题是不仅繁殖系数低,而且储运成本高、易携带病虫害。“基因组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培育杂交马铃薯,是用二倍体育种替代四...
1、科学制定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图各地区和各主体立足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对标新阶段目标市场的优质特色需求(商品性状好菜用薯和淀粉加工专用薯),实施差异化战略,因地制宜系统谋划各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蓝图,科学确定地区发展的适度规模、合理结构和转型路线图。2、加快马铃薯育种技术创新(1)构建现代种业创新体系,优化品种空间布局 重点支持种业卡脖子技术创新研发, 推动良种科研联合攻关,构建生物育种和种薯繁育等种业创新体系,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登记品种示范和验证;增强品种权保护力度,开展新品种示范和推广。(2)大力推动种薯质量认证制度,增加优质种薯供应 加强区域性良繁基地建设,大...
1.技术体系:准确认识把握新阶段特征,坚持问题导向,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 聚焦“四高”(高品质、高效率、高价值和高安全)目标,构建以“五体系”(技术、生产、产业、经营和政策)为主体的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框架,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2.技术体系:建立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马铃薯生产布局和结构体系。(1)突出区域特色和发挥比较优势,引导全国马铃薯向优势区布局,建立合理种植结构与轮作制度。(2)推进生产过程绿色化,低成本高效率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精准水肥药等生产要素投入,建设高标准清洁薯田, 推广应用绿色生产技术,配套加工废弃物处理技术与装备。3.产业体系:健全马铃...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有科学家就设想一种地上能结番茄,地下能结马铃薯的超级作物,而两种不同物种存在天然的生殖隔离,在自然状态下是不能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的。有了这个设想,有科学家就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出第一个杂种植物-西马豆。虽然成功的培育出植株,但这种植株并不像科学家预料的那样,地上结番茄,地下结马铃薯,但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植物体细胞杂交在生产实践中得应用拉开了帷幕,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我们相信,随着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熟后,培育这种自然界不存在的超级作物将有望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