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业化马铃薯淀粉时,一般采用连续性的机械作业。
1.加工工艺
马铃薯→清洗→粉碎→分离→精制→脱水→干燥→粉碎→包装→成品。
2.操作要点
(1)清洗。生产厂根据生产能力设置相应的原料仓,马铃薯从原料仓出来通过流水槽和清洗机,在运输的过程中得到洗涤,以除去表面附着的泥灰、沙子等杂质。经清洗后,马铃薯的杂质含量不应大于0.1%。
(2)粉碎。马铃薯粉碎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使块茎细胞破裂,并从中释放出淀粉颗粒。将薯块放入到磨碎机中磨碎,粉碎后,薯块细胞中所含的氢氰酸会释放出来,氢氰酸能与铁质反应生成亚铁氯化物,呈淡蓝色。因此,凡是与淀粉接触的粉碎机和其他机械及管道都是用不锈钢或其他耐腐蚀的材料制成的。此外,在粉碎时或打碎后,细胞中的氧化酶释出后会在空气中发生氧化,所以为防止淀粉变色,在打碎浆料过程中需加入亚硫酸或通入二氧化硫来抑制氧化酶的作用。
(3)筛分。淀粉桨除含有大量的淀粉以外,还含有纤维和蛋白质等组分,这些物质不除去,会影响成品质量,通常是先通过筛分除去薯渣纤维等不溶性杂质,然后再分离蛋白质。采用筛分设备进行筛分,包括平面往复筛、六角箱(转动筛)、高频惯性振动筛、离心筛和曲筛等。
(4)分离。从筛分出来的淀粉乳中分离淀粉的方法主要有离心分离法、静置沉淀法和流动沉淀法。
离心分离法:离心分离不仅利用淀粉与蛋白质比重的差异进行分离,还借助分离机高速旋转产生更大的离心力,使淀粉沉降,而与蛋白质等轻杂物质分离。将淀粉乳加入离心机中,经过离心处理后,液体从商心机的溢流口排除,淀粉从底流口出料。
静置沉淀法:将淀粉乳灌到沉淀槽中,静置6~7h后,物料分层,上面的部分为红色的液体薯汁,薯汁中含有蛋白质和可溶物,称为蛋白水,下面部分为淀粉,此时淀粉沉淀在槽底。另外,在蛋白水的上层经常存在一层较厚的白色泡沫,在生产中可添加消泡剂来减少泡沫。
流动沉淀法:将淀粉乳加入斜槽中,使淀粉在流动的途中逐渐沉淀下来,获得粗淀粉。
(5)洗涤。洗涤的目的是进一步洗涤淀粉中细小的杂质,获得纯净的淀粉。将淀粉放到洗涤槽内,同时加入清水并不断搅拌,然后静止,出去澄清水后,获取淀粉。
(6)脱水。经过精制的淀粉乳水分含量为50%~60%,不能直接进行干燥,应先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处理的主要设备是转鼓式真空吸油机或卧式自动刮刀离心脱水机,经脱水后的湿淀粉含水量可降低到37%~38%。
(7)干燥。为了便于运输和储存,对湿淀粉必须进一步干燥处理,使水分含量降至安全水分以下。中、小型淀粉厂使用较广泛的带式干燥机,大型淀粉厂一般使用气流干燥工艺,马铃薯淀粉干燥温度一般不能超过55℃~58℃。干燥淀粉往往粒度很不整齐,需要经过磨碎、过筛等操作,进行成品整理,然后作为商品淀粉供应市场。带式干燥机得到淀粉后,采用筛分方法处理,而气流干燥机得到的淀粉为粉状,可直接作为成品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