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富民“薯”业 > 产业带动 > 正文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扶贫产业园兴村富民

2021-11-04 09:57

在香泉镇陈家屲村的马铃薯种薯扶贫产业园里。一排又一排塑料大棚整齐划一、规模宏大,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大棚里苗床上移栽的马铃薯微型薯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正在从事微型薯繁育的当地务工者忙而不乱,他们或有序移栽苗子,或加强科学管理,或收获成熟原原种,一派繁忙景象。

同样的气候季节,同样的黄土地,同样的老百姓,发展同样的马铃薯产业,缘何今天会有如此动人场面,会发生如此巨大变化?

逐梦阡陌,振兴乡村。香泉镇镇长闪晓丽说,这得力于镇班子紧跟新时代步伐,紧盯脱贫攻坚这个“一号工程”,咬定产业发展不放松,建设马铃薯种薯扶贫产业园,围绕“一园”做文章,做出了村强民富大文章。

曾几何时,香泉镇陈家屲等地梯田面积大,水肥条件好,发展产业基础条件优越。可还有部分群众住房条件差,种养业收入低,脱贫致富无门路;有的农户尽管脱贫了,但增收致富步伐缓慢,随时有返贫的可能,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人到哪里去,地由谁来种,地要怎么种,钱从哪里来?”这是当地群众面临的问题,也是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探索思考的课题。

转变观念地生金,奇招敲开致富门。2017年,香泉镇把产业扶贫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相结合,以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示范区搬迁建设为依托,在陈家屲村规划建设了百户左右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依托良好的水肥条件和产业基础,确定了以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为主的种薯产业,规划建设占地560亩的马铃薯种薯扶贫产业园。

引进主体助增收。该园区引进从事种薯繁育时间长、科研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定西马铃薯研究所,采取“企业主导、政府扶持、农户参与”的模式,共同推进马铃薯产业园建设。通过产业园的建设,有效拓宽了搬迁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

算好加法快增收,振兴乡村圆富梦。香泉镇以建设马铃薯种薯扶贫产业园为核心,以定西马铃薯研究所为龙头,引进凯凯、爱兰、百泉、农夫薯园等种薯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定西巨盆草牧业公司等7家主体,流转当地土地6960亩,辐射7个村1000户农民,带动全镇马铃薯、草牧产业发展,通过土地入股、配股分红、就地务工、联合经营、光伏扶贫五项举措,让当地农户一举五得实现五笔收入,农户年户均增收2万元左右、93户搬迁贫困户户均增收近万元,村集体获得社区化管理费用5万元,让广大农民朋友特别是93户搬迁贫困户增收脱贫,最终实现村强民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