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富民“薯”业 > 产业带动 > 正文

马铃薯情怀

2021-11-04 10:05

1849洋专家亚仕都的马铃薯情怀.jpg

亚仕都教授出生在非洲国家加纳,对中国怀有深深的好感,特别是对甘肃的定西,更是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因为对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他荣获了2007年中国政府为外国专家颁发的最高奖项——“友谊奖”。

亚仕都现执教于加拿大新思科舍农学院,在马铃薯病理学研究方面造诣颇深。早在10年前,他就与定西马铃薯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97年,他在一位同事的介绍下,与加拿大的专家组织签订了服务合同。此后10年,亚仕都几乎每年夏季都要到定西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种植马铃薯的田间地头,经常活跃着他的身影:教农民技术人员识别马铃薯病虫害、控制温度和湿度、使用种薯……据不完全统计,经他专门培训的当地科研推广人员及农民技术人员共有500多人次。他说,人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我们之间的沟通也十分有效,“这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亚仕都在定西的主要任务是筛选、培育脱毒马铃薯种薯。1997年他第一次到定西的时候,通过对马铃薯主产区安定、渭源、临洮三县(区)的考察调研后,针对当地病虫害严重、种薯质量不高、品种品质欠佳等问题,制定了把定西小土豆做成大产业的5年发展计划。10年来,通过他引进的专用型马铃薯种质资源材料38份,鉴定筛选出了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超过10个。

在亚仕都的帮助下,定西建立了甘肃全省第一家马铃薯病毒检测实验室,引进了脱毒种薯快繁技术,解决了许多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如营养液配方、栽培基质配方以及质量检测标准等。他还提出要健全马铃薯病毒检测手段及设施、从源头上防止马铃薯病虫害等建议,并以项目的形式争取当地政府和国际机构投资。

马铃薯病毒检测实验室的建立,促进了定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基地每年示范推广脱毒种薯约60万亩,仅此一项可新增纯收益1.62亿元,同时辐射带动起了3万户种薯专业户,每户年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由种薯基地筛选的10多个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在全省推广,每亩可增产450公斤以上。

“10年前我刚来定西的时候,这里经济发展缓慢,满眼都是贫困和落后。10年后的今天,这里的经济已开始加速发展,我为之投入的马铃薯事业成了定西经济的支柱产业,我感到特别的自豪。”谈到获奖后的打算,亚仕都教授语气坚定地说,定西的种薯和马铃薯加工产品不仅要走向全中国,还要走向世界,“我对于这一点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