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马铃薯酱油

2024-04-26 15:10


2435清香独特的马铃薯酱油.jpg

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有独特酱香味,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用马铃薯制得的酱油,色泽较深,产品自身清香味,其生产成本比大豆或粮食低,值得推广。

(一)薯干制酱油

1.工艺流程

制曲→制酱醅→发酵→分离→调配→成品。

2.操作要点

(1)制曲。取15kg麦麸蒸熟,加入6080ml米曲霉,充分拌匀后平摊于曲盘内,保持温度25℃30℃,经34天即成曲。

(2)制酱醅。取50kg薯干,在蒸笼中蒸2h后揭开笼盖,均匀洒上清水至薯干湿润,再盖上笼盖继续蒸1h。然后将其倒在竹席上,摊平45cm厚,当温度降至40℃左右时,加入曲,再加人麦麸10kg、豆饼l0kg,混合均匀,摊平约4cm厚;夏季放4天,冬季放67天,即成酱醅。

(3)发酵。将酱醅捣碎成粉末状,装入布袋及麻袋中发酵。当发酵湿度达50℃时,加入相当于酱醅重50%的70℃热水,搅拌均匀,分几个缸盛装,并在上面撒一层12cm厚的食盐,放进70℃左右的温室中保温,经24h后,再加入1.6倍于酱醅重的14%的盐水,拌合均匀,仍放入70℃的温室中保温,经过2天左右,发酵即告完成。

(4)分离、调配。发酵成熟后。可用虹吸法抽吸上层液体,使其与渣滓分离,渣滓可作饲料用。于这种液体颜色很浅,可加入0.07%左右的酱色(或7%左右的红糖),再加适量味精调配后,即成色、香、味俱佳的酱油。

(二)马铃薯薯粉制酱油

1.工艺流程

湿薯粉、麸皮→蒸煮→拌料→熬制→压滤→成品。

2.操作要点

(1)蒸煮。称取35kg湿薯粉和15kg麸皮拌匀,装入甑桶用大气蒸11.5h,至蒸熟蒸透。此时蒸出的料具有曲料特有的香气,疏松、不烂、无夹心不粘手,捏之成团,触之即散。蒸煮的目的是使原料蛋白质完全适度变性;原料中淀粉充分糊化,以利于糖化;杀灭原料中的杂菌,减少制曲时的污染。

(2)拌料。将蒸过的粉料摊平开,晾凉至60℃,拌入25kg半成品曲种,入缸保温分解糖化23h。将缸口密封后,加热,将温度提高到95℃100℃,连续保温分解4天,即可制得酱油醅料。

(3)熬制。取12.5kg食盐溶于25L开水并与醅料混合,加入3kg酱色及大料、小茴香、花椒等调味料,充分搅拌均匀,倾入大锅搅拌熬制1.2h。装入布袋,压滤,包装得酱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