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传奇“薯”族 > 栽培品种 > 中晚熟品种 > 正文

中薯17号

2021-11-09 15:06

1891中薯17号.jpg

      中薯17号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用881-19作母本,用中6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审定情况: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国审薯2010001.

特征特性:中熟鲜食品种,生育期100天左右。株形直立,株高60厘米左右,生长势强,分枝少,枝叶繁茂,茎红褐色,叶绿色,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差。块茎椭圆形,粉红皮淡黄肉,芽眼较浅。区域试验平均单株主茎数2.3个,结薯数4个,平均单薯重208克,商品薯率为85%。植株高抗马铃薯X病毒病和马铃薯Y病毒病,轻感晚疫病。干物质含量为20.9%,淀粉含量为11.5%,还原糖含量为0.45%,维生素C含量为15毫克/100克鲜薯,粗蛋白含量为2.3%。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马铃薯中晚熟品种华北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为2231.0千克,比对照克新1号平均增产22.8%。2009年参加马铃薯中晚熟品种华北组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为2090.0千克,比对照克新1号增产5.7%。

栽培要点: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10厘米土层稳定通过8℃)播,播种前1个月将种薯出窑,剔除病、烂薯后,催芽、切块、晒种。

该品种结薯数较少,建议每667平方米种植4000株以上,一般旱地采用平播平作、灌溉地块采用垄作方式种植。按当地生产水平适当增施有机肥,合理增施化肥。生育期间及时中耕培土,有条件灌溉的要及时灌溉。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及时防治晚疫病。

适宜地区:适宜在山西北部、河北承德、陕西榆林、内蒙古乌兰察布及以上地区类似生态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