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种用、加工用和鲜食用马铃薯优势区
本区域包括内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山西中北部和山东西南部。该地区除山东外,基本地处内蒙古高原,气候冷凉,年降水量在300毫米左右,无霜期为90~130天,年均温度4~13℃,大于5℃积温为2000~3500℃,土壤以栗钙土为主。由于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该地区适合马铃薯生产,是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之一,单产提高潜力大。该区域大部分为一
季作区,一般5月上旬播种,9月中旬收获;只有山东位于华北区南部,无霜期达210天以上,适合二季马铃薯生产,春季2月中下旬播种,5月上旬收获,秋季8月中下旬播种,11月上中旬收获。影响该区域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干旱、晚疫病和病毒病,以及投入少、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据各省农业部门统计,该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9.7%,产量约是全国总产量的18.3%,平均亩产1吨左右。
本区靠近京津,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为我国马铃薯种薯、加工用薯和鲜食用薯生产的优势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突出,生产的马铃薯除本地消费外,大量调运到中原华南、华中、西南甚至东南亚作为种薯、加工原料薯和鲜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