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薯”成日记 > 贮藏加工 > 贮藏保鲜 > 正文

马铃薯的贮藏特性

2021-11-25 11:53

2114马铃薯的贮藏特性.jpg

马铃薯收获后有明显的休眠期。一般有24个月,因品种不同而异。在休眠期内,块茎的呼吸变弱,养分消耗降到最低程度,环境对块茎的生理影响不大,即使在有利于萌芽的条件下,一般也不发芽。休眠期过后,如果温度适宜,块茎即迅速发芽,如能保持一定的低温,并加强通风,可使块茎处于被迫休眠状态,延后萌芽。马铃薯富含淀粉和糖,而且在贮藏中能相互转化。当温度降至0℃时,由于淀粉分解酶活性增高,薯块内单糖积累,如温度升高,单糖又合成淀粉。但温度高于30℃和低于0℃都不利于贮藏,因为容易发生薯心变黑等生理病害。日光、散射光或人工光线照射,都能使马铃薯块茎变绿或变紫。其原因是在长期光照的影响下,块茎的表皮或薯肉会产生叶绿素和龙葵素。龙葵素是一种有毒物质,当其含量超过0.02%时,对人畜有毒害作用。因此,贮藏马铃薯时应采取避光措施。

影响马铃薯块茎贮藏的内部因素,有块茎内在因素和贮藏环境条件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