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薯”成日记 > 贮藏加工 > 贮藏保鲜 > 正文

马铃薯块茎贮藏期的三个生理阶段

2021-12-24 15:25


    马铃薯块茎在贮藏期间,会经过后熟期休眠期、萌发期3个生理阶段。

1.后熟期 收获后的马铃薯块茎还未充分成熟,各薯块的生理年龄不完全相同,此时块茎的生态特点是表皮尚未充分栓化,含水量高,表面粘附了泥土,外界温度高。处于这个时期的块茎呼吸旺盛放热量多湿度大不少块茎由于收获和分级等受损的伤口尚未愈合,在适宜的温、湿度下,极易被病菌感染。所以该期块茎呼吸消耗多重量急剧下降,需要半个月到1个月的时间才能达到成熟,称为后熟期。这一阶段块茎的呼吸强度由强逐渐变弱,表皮木栓化,伤口得以愈合块茎内的含水量迅速下降同时释放大量的热量各项生理生化活性逐渐下降块茎渐渐进深休眠状态。这一阶段又叫休眠预备阶段。刚收获的马铃薯要在背阴通风处预贮15天左右,度过后熟阶段后再装袋入库或窖。

2.休眠期 后熟阶段完成后块茎芽眼中幼芽处于稳定不萌发状态。这时表皮开始木栓化伤口愈合块茎表面干燥。块茎呼吸强度及其他生理生化活性下降并渐趋于最低,这一阶段块茎物质损耗最少有利于贮藏。马铃薯的生理休眠期,一般有2~4个月因品种不同而异。般而言,晚熟品种休眠期长早熟品种休眠期短。成熟度不同,休眠期长短也不同。在生长中期采收的尚未成熟的马铃薯块茎,休眠期比大小相等但在成熟期采收的长。贮藏温度也影响休眠期的长短,在适宜低温条件下贮藏的薯块休眠期长,特别是贮藏初期的低温对延长休眠期十分有利。休眠期有以下2种情况

①自然休眠期  马铃薯块茎中的芽眼在环境条件适合发芽的情况下,由于生理上的关系而不萌动发芽的时期。

②被迫休眠期  块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后已具备了发芽的可能性但由于外界环境条件不利于芽的萌动和生长,仍处于休眠状态。贮藏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人为地调节贮藏条件控制被迫休眠期的长短。

3.萌发期  马铃薯通过休眠期后在适宜的温、湿度下,幼芽开始萌动生长块茎重量明显减轻。这是马铃薯发育的持续和生长的开始块茎各项生理生化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活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