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景科普展教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追本“薯”源 > 起源 > 正文

印第安人的圣物——“巴巴司”

2021-11-23 14:52

秘鲁印加古国的印第安人对于马铃薯充满了虔诚和敬意,当成图腾崇拜。在他们的眼中,马铃薯是有灵魂的圣物,是“丰收之神”“生长之母”,他们尊称马铃薯为“巴巴司”。每到丰收时节,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举办“巴巴司”丰收晚会或盛大游行。

印第安人与马铃薯的渊源,要早于玉米。距今5000多年前,南美洲的印第安人才尝试驯化玉米,而在距今7000多年前,安第斯山脉的印第安人已经开始了野生马铃薯的驯化。

因为原始农业的出现,原始人类为了守护庄稼,纷纷开始了村庄式的定居生活,这一点从部落村庄遗址已得到验证,由此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

关于印第安人种植马铃薯的起源,也有一个有趣的说法。当印第安人挖掘野生马铃薯的块茎时,也疏松了马铃薯生长的土地,而疏松的土壤无疑会使野生马铃薯生长得更加茂盛。正是这种无意识行为,拉开了农业种植马铃薯的序幕。而随着马铃薯“无性繁殖”的属性被揭开神秘的面纱,印第安人结束了采集果实、追逐猎物的生活,转变成为第一代农民。马铃薯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物。

随着印第安人的马铃薯种植技术日趋成熟,约在公元前500年,的的喀喀湖流域的印第安人发明了“台田”技术。这是一种特殊耕作现象,堆土成台,在上面耕作,被广泛应用于盐碱地区,挖沟为渠推土耕种,盐碱逐渐下渗而变为良田,沟渠也可放养水生生物,是人类适应大自然的产物。这项特殊的耕作技术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山区的种植环境,促使马铃薯产量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