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第斯山区,一直流传着一个古印第安人和马铃薯的传奇故事。
7000多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从气候温润、食物丰盛的亚马孙沿岸地区迁徙到了海拔3000多米、气候寒冷、土地贫瘠的安第斯山脉。由常理判断,人们总愿意向生存条件优越的地方迁徙,这些印第安人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呢?
故事里说,这些印第安人是一支战败的队伍,被他们的敌人发配到了贫瘠苦寒的高山上。征服者抢走了战败者全部的食物,让他们自生自灭。
这支落魄的印第安人不甘心自我放弃,他们向上苍祈祷,果然得到了一袋“石头”样的种子。这些印第安人满怀着收获的希望播种,之后漫山遍野绽放了美丽的白色花朵。花谢了,得到的果实却不能食用,这些印第安人彻底绝望了。
就在这时,上苍说:“我给你们的食物,如果它在地上,将被你们的敌人抢去。所以我把它藏在了地下。”印第安人迫不及待地扒开地表土石,果然找到了一个个圆滚滚的“大土疙瘩”——马铃薯。印加人尊奉它为“丰收之神”。
这个故事有几个值得思考之处。首先,野生马铃薯的生存使命并不是作为人类的食物,它们在地下的块茎中存储营养物质只是为了帮助自身度过严苛的冬天。为了防止块茎被野生动物们吃掉,它把自己埋入土里,而且长成石头土块的样子来掩动物耳目。同时,为了保护自己,马铃薯还自带防御机制,那就是块茎中的龙葵素。龙葵素又叫马铃薯毒素,是一种有毒的糖苷生物碱,也存在龙葵、生茄子与青番茄等茄科植物中。食用过量的龙葵素会中毒,出现口腔及咽喉部瘙痒,上腹部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症状较轻者,经过一两个小时可自愈。中毒严重者,则会发烧、呕吐、脱水、血压下降,极少数人还会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龙葵素之于马铃薯的保护作用,正如刺对玫瑰一样,只有过量才能有所效果。而且随着物种进化的选择和育种技术的提高,现在人们食用的马铃薯品种的龙葵素含量已经很低了。加之人们认识的发展,已经了解龙葵素主要分布在马铃薯的表皮,所以我们吃马铃薯时都会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