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胡华出生在重庆市巫山县当阳乡红槽村1社,距巫山县城120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以上,是一座挂在悬崖之上的村庄,那里的村民祖祖辈辈以务农为生,由于交通不便,下山只能小心翼翼的沿着绝壁下山。这样的处境,从小就激励着胡华一定要走出绝壁,摆脱贫困。2001年,17岁的胡华做出了人生的第一个大决定,他要参军入伍,走出大山。
2012年,胡华怀着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后,他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二个大决定,他要放弃在沿海苦心经营,奋斗打拼十年的创业成果,准备带着妻子返乡创业,回归大山,发展特色产业。凭借着在外的见识和经验,在当阳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胡华多次到甘肃等地考察学习,先后引进黑金刚、红宝石、荷兰15号和荷兰17号等5个新品种的土豆,经过试验,黑金刚和红宝石显示出适应性强、产量高、质量好、味道好等优势,种植获得初步成功。
如何才能创收,摆在胡华面前。这里虽然交通不便,但土壤质量好,无污染,水源质量高,背靠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出的黑土豆绿色有机,并且富含的花青素具有抗癌、美容等作用,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食品。机不可失,失不再来,2013年胡华通过试种20亩黑土豆,成了村里第一个种植黑土豆的人,当年就获利8万多元,在别人刮目相看的同时,也让他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商机,坚定了发展黑土豆的信心。
胡华深知,“一人富不算真的富,全村富才是真的富”。于是他积极做亲戚、邻居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一起发展黑土豆,村民出土地,合作社购买种子、肥料,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后期再以3元一斤的价格包回收,一亩可产2000斤土豆,市场销售价格达7元左右,扣除成本后,村民一亩地净收入3500元左右。在他的示范带动下,2014年胡华牵头成立了巫山石龙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14户农户参与种植了60多亩黑土豆。为方便种植管理,实现大规模生产,胡华还进行高标准农田,马铃薯种子繁育和种植基地建设,安装防控监测系统等设备,并积极争取技术指导和科技推广。
截止2020年,合作社入社社员达52户,流转土地种植黑土豆达到300亩,年产量在200吨,实现产值超过400万元,网上销售突破200万元,实现净利润超过80万元,合作社户均增收达4500余元,成功带领该村贫困户12户34人稳定脱贫。他还先后指导建设规模化种养殖场8个,扶持指导30多个微型企业创业,带动了本村及周边1500多人就业。如今,他的优质黑土豆种薯,不仅在本村和周边乡镇种植,更是推广到了武隆、永川、万州等6个区县。
目前,胡华正在积极谋划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继续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和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发展民宿产业,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把巫山“黑土豆”这一品牌做大做强,帮助村民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