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品薯的贮藏要求
主要指食用薯贮藏。应尽量减少水分损失和营养物质的消耗,使块茎始终保持新鲜状态。若长期贮藏,需要4℃~6℃的低温;短期贮藏,可承受较高的温度。必须指出,食用薯要黑暗贮藏,否则薯块变绿,龙葵素含量达25~28mg/100g鲜薯时,人、畜食后可引起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食用薯贮藏除控制温、湿度外,应特别注意黑暗贮藏。在2℃~4℃低温下贮藏,淀粉可转化为糖,食用时甜味增加,不影响食用品质。
2.种薯的贮藏要求
种薯通过贮藏应当有利于在播种时快速发芽和出苗。因而,贮藏温度应当适应贮藏期的需要。长期贮藏,温度若不能控制在2℃~4℃条件下,常会在贮藏期间发芽。如不及时处理,会大量消耗养分,降低种薯质量。无法达到低温条件时应把种薯放在散射光下贮藏,延缓种薯衰老,抑制幼苗生长。如果种薯发芽太长影响播种时,要把长芽掰掉,而后在散射光下贮藏。但去掉1次芽会减产6%,去掉2次芽减产达7%~17%。所以,种薯要低温贮藏,不可早发芽。通常,贮藏在低温散射光下的种薯比贮藏在较高温度黑暗条件下的种薯会产生更健壮的植株。
3.加工薯的贮藏要求
不论淀粉、全粉或炸片、炸条加工用的马铃薯,都不宜在太低温度下贮藏。因为,在贮藏期间淀粉和糖会互相转化,2℃~4℃贮藏时,虽然马铃薯不易发芽,但是,淀粉会转化为糖,造成薯块中的糖积累,薯块有甜味,对加工产品不利。尤其是还原糖高于0.4%的块茎,炸片、炸条均出现褐色,影响产品质量和销售价格。因此,加工用马铃薯的贮藏温度是:炸条不低于5℃~7℃,炸片不低于7℃~9℃。高温贮藏一般用于短期贮藏。但是,为防止发芽,仍需低温贮藏,加工前2—3周把加工用的块茎放在15℃~20℃下回暖处理,还原糖仍可逆转为淀粉,可减轻对品质的影响。
4.合理使用抑芽剂
最近新开发的马铃薯保鲜措施是使用成膜保鲜剂。即用甲壳素、壳聚糖、麦芽糖糊精、魔芋葡萄甘露聚糖、褐藻酸钠、石蜡、蜂蜡蔗糖酯等成膜剂,加入一定的抑菌剂、抗氧化剂,通过浸泡成膜、刷膜或喷涂的办法进行被膜保鲜。被膜保鲜效果很好,兼有气调、抑制呼吸作用的功能,应用前景广泛。
贮藏初期,隔2周左右应翻垛检查一次,剔除腐烂块茎。以后每隔一个月左右检查一次,为了抑制贮藏后期萌芽,还可在收获后两个月左右时,用萘乙酸甲酯处理块茎。每10t马铃薯用药0.4kg~0.5kg,加15kg~30kg细土制成粉剂撒在薯块中。萘乙酸甲酯是一种挥发性物质,通过挥发起作用又通过挥发消失。
采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马铃薯,有明显的抑芽作用,是目前马铃薯长期贮藏中抑芽效果很好的一项技术。一般照射剂量为8~15krad。在剂量相同的情况下,剂量率愈高效果愈明显。辐射处理能使马铃薯块茎生长点的生长素的合成遭到破坏,呼吸作用减弱,可使马铃薯的贮藏期明显增长。在适宜条件下,马铃薯可贮存7—9个月。